东北老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皆有所图,明朝假太监,东北老坛,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同一片夜空下,秦良玉的大帐内,秦家三姐弟也正坐在一起商谈着,而他们谈话的内容,也正是刚刚孙洞向叶禀报的事。

“大姐,您说叶公公真的能帮姐夫报仇吗?”

秦邦屏刚接触叶,对叶的了解也不多,这才有此一问。

秦良玉还没说话,一旁的秦民屏就插嘴道:“我想会的,这一路走来,我与叶公公多有接触,虽不敢说有多了解,但他绝非外界传言的那样专横跋扈,残害忠良一说更是无稽之谈,有霸气,又不失诚恳,而最主要的,也是谁都知道,叶公公此番入川,就是冲着蜀王来的”

“先前的局势还不甚明了,此次处理重庆知府,以及一招赫退十万叛军,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我们有理由相信叶公公一定能笑到最后,蜀王怕是不得不交出那个阉贼”

两个兄弟说完,都把目光投向老姐,从小就习惯了听老姐的话,不论什么决定,最后都得是老姐拍板。

之前对叶的了解,都是停留在传言和朝廷不痛不痒的抵报上,虽然此次见面叶给秦良玉留下不错的印象,但要说叶一定就能胜过蜀王,秦良玉却也不敢做最后的结论,毕竟蜀王一脉在蜀中已经经营了二百余年,那是那么容易失败的?

沉吟片刻,最后道:“这件事先放一放,待消灭了叛军再说,不管到什么时候,记住,我们是朝廷的军队,不是那个人的”

无边的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没人能知道黑幕内都发生着什么。

成都,蜀王府内书房。

蜀王朱奉铨靠坐在椅子上,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就这么静静坐着一动不动已经好一会了,他根本就没受伤,之前那些表演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书房内灯光晦暗,在朱奉铨对面桌案后还有一条身影垂手而立,却是从奢崇明那里逃出来的费永生。

这家伙也真是够拼的,一日一夜间,就从重庆那边快马逃回了成都,此刻虽然还能勉强站在朱奉铨面前,两条腿却仍不受控制地抖动着。

好一会之后,朱奉铨终于开口了。

“没想到这阉贼如此难缠?现在秦家的人马应该到重庆了吧?你还有什么建议?”

阴沉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色彩,语气不像是在问计,而是命令费永生必须说出点什么来。

费永生咽了口吐沫,声音略有些沙哑地道:“王爷无须太过忧心,目前蜀中肯帮阉贼的也只有秦家,,下臣刚刚想到,殿下若是能帮秦家完成心愿,恐怕这最后一个支持阉贼的人,也会倒戈”

“另外以臣的愚见,王爷还不宜露面,这样让阉贼拿不准王爷的真实情况,想做什么必然会投鼠忌器,假以时日,臣一定将他的人头奉上”

听了费永生的这番话,斟酌片刻,朱奉铨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你很不错,就按你说的办吧!不过这次可不能再失手了,事成之后,本王将举荐你为云贵总督”

“谢王爷,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费永生说着,身子伏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给朱奉铨磕了几个响头,然后才起身离开。

朱奉铨转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阉贼,这都是你逼我的...”

事实上朱奉铨从来没有过造反之心,包括现在都没有,他只是想保住他蜀王一脉的富贵,同时也是在为朝廷铲除奸佞,只是这个奸佞生命力实在太顽强了,竟然怎么都杀不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的1978小农庄

名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