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七章内阁意见,明朝假太监,东北老坛,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年似乎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年份,正如叶预料的那样,由他亲自造的谣,当天散播出去后,很快就在士子们造成极大恐慌。

一时间谁还有心思去讨伐叶包庇手下一事,有的去找自己的师长询问情况,有的则直接找到国子监祭酒,要求给出合理解释。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长,听到这个消息,他都蒙了,这都那跟那啊?谁做出的这个决定,他怎么不知道?

祭酒大人回到不上来,只能暂时安抚住学生们后,立刻就来找杨嗣昌询问究竟。

杨嗣昌也同样一头雾水,这么大的事,按理说必须要经过他同意的,可现在连他都不知道,那就只能说这是个谣言。

杨嗣昌很明白无风不起浪的道理,但却根本没往叶身上想,在他想来,叶的麻烦够多了,怎可能还有心思关注士子们的事?

打发走国子监祭酒后,立刻着令顺天府严查造谣生事者。

只是谣言已经传开,又多在士子中间流传,想要抓人,顺天府的衙役们也得敢才行啊!

锦衣卫和西厂倒是敢,只可惜人家根本不搭理顺天府。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这谣言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又是由西厂暗探来传播,根本就制止不住,而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还别说,叶灵机一动冒出来的主意,事后回想一下,倒真觉挺不错的。

士子们做学问,是为了将来能为国效力,可那些狗屁不通的八股文读多了,只会把脑子读傻,屁用都没有。

若真让这些士子们在大考之前去各地实习一下,客串一下教书先生,不论是对他们做学问,还是将来的官宦之路,都会有极大帮助,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为国取才之举。

今年是肯定来不及了,待此次事件平息后,就让内阁朝臣们拟定出个章程来。

不过叶也知道,这件事肯定没那么容易推行下去,但像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即便是遇到些阻力,也是一定要做的,大不了再换一些听话的官员就是了,而这件事一旦形成惯例,士子们习惯下来,慢慢就不会再有人说什么了。

正月十七的朝会被这件事搅乱了,同时王寅也拿出了叶提供的证据。

但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不单是处不处置凶手的问题,而是叶再次挑战了文官的权益,扰乱了朝廷的秩序,是必须要让叶低头的。

王寅有了借口不出头,大理寺卿更不愿趟这浑水,于是御史言官们纷纷把矛头指向内阁。

督察院左都御史方振儒坐不住了,退朝之后将内阁几个人留下来,准备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

说实话,杨嗣昌对叶这次的做法也很不满意,说严重点,叶这是在干涉司法公正了,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叶做什么事,我们都是大力支持的,现在你因为一个不入流的异族武将对抗整个朝廷,这不是太不给诸位大人面子了吗?

内阁七大阁员,杨嗣昌和方振儒、袁可立都主张严惩杀人凶手。

袁应泰和张铨则已经得了叶的指示,不再就此事发表意见。

原工部尚书赵赢,早已经被杨嗣昌踢出内阁,现任工部尚书于昭杰是杨嗣昌的应声虫,杨嗣昌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会说半个不字的。

剩下一个正该主管此事的刑部尚书王寅,自打看过叶提供的两份供词后,就已经决定置身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猫侍

猫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