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一章舆论优势,明朝假太监,东北老坛,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年根底下的日子,忙碌而又期待,以叶神像骗取钱财这么大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仿佛都不值一提了,很快就被人们所忘却。

张维贤的灵柩下葬之后,张家人仿佛一夜间凭空消失,除了一些外围的下人,所有的张氏族人全都消失不见,没人知道他们去那了。

为此,还有张家的远房亲戚告到了顺天府,刘宗周倒也负责,派人来调查一番后,就将案件束之高阁了。

就在所有人都疑惑不解的时候,由锦衣卫和西厂番子护送的六夫人母子突然返回府中,不仅如此,很快太后就下懿旨,命六夫人的儿子张旭敏继承英国公爵位。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人想明白,恐怕张家人失踪,是叶公公所为。

要知道当初老国公去世的时候,张家人不顾老国公尸骨未寒,就将六夫人母子赶出张府,后来六夫人母子被接进叶公公府邸,而且张旭敏还认了叶公公为义父。

这样一番剖析下来,张家人失踪一事,就再也没人敢管了。

英国公府的变故是件大事,不过京城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大明早报的内容吸引了。

这天大明早报的标题是“论八股文的优与劣”

要知道国朝建立二百余年,每年科举的必考科目就是八股文,现在大明早报突然弄出这么一个题目来,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其实自叶与八位朝廷重臣开过会后,有关朝廷要改革科举制度的传言,就已经流传开来。

但正如叶所想,朝廷并未就此正式行文,所有一切都是在计划中,学子们虽有疑惑,却总不能因为流言就闹事吧?

不过大明早报的这篇标题,却似乎印证了朝廷有改革科举的意思,而且谁都知道,大明早报的幕后东家,就是叶大公公。

貌似这么长时间以来,叶大公公提出的方案,还没有不施行的。

只是这种事涉及到所有读书人的利益,本来还找不到切入点,现在大明早报跳出来了,反驳它,也就等同于反驳叶公公提出的方案。

天朝臣民们永远都是良善的,若不是迫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走上街头,与朝廷对着干的。

事实上叶也正是用这种相对温和的手段,让人们逐渐接受科举改革的现实。

正午时分,一家酒楼内,一群酒酣耳热的士子们,也正在就这个话题展开激烈地讨论。

“谁来告诉我八股文有什么用?打仗能用上还是种地能用得上?反正我想好了,过了年,传说中的帝国大学真的开课,我就去报名,再也不看着就让人头疼的狗屁八股文了”

“真是有辱斯文,若按你所说八股文无用,那么多先贤圣人,也都是错的了?洪武皇帝开科举,以八股文的形式命题作答,难道也是错的?真的荒谬”

“记得谁跟我转述过叶公公的一句话,叫有创新才有发展,就以辽东战事为例,若不是叶公公改良的火器,关外鞑子怕也没那么容易被赶走吧!不仅如此,叶公公在江南还成功复制出三宝太监的宝船,并将威力更大的火炮装在上面,这才有了无敌天下的大明海军,战事如此,读书亦如此,我们不能读死书,更应该活学活用,这样方不负我们胸中所学”

这个士子把叶所立的赫赫战功扯进来,顿时就让先前发对改革科举的士子有些气急败坏。

“我们说的是读书,怎么还把叶公公扯进来了?不可否认,我大明能有今日的富足强盛,离不开叶公公的丰功伟绩,但也不能就此推翻先贤们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猫侍

猫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