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慧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君子成人之美,都说了,别让精神病修仙,一叶慧目,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文老这几年身体慢慢的腐朽了,就算是夜小天手里有灵药,也只是让他不生病痛,衰老显而易见了。

为此,夜小天专门去找过衍圣公,只得到一个解释:文老一生为公,只为你谋过私情,他这些年好多次以心血起誓,伤了身子,若不是儒家浩然治学有成,可能早就离世了。

得到这个消息,夜小天很无助,反而是文老看的淡然。

“拙言,儒家读书人不惧死,只恨心中有志无法直抒胸臆。老夫一生治学顺遂,为官也还算有成,这一辈子做了几件大事,我不遗憾。

年老了,又收你为学生,这是我最大的骄傲。你不必伤感,我辈读书人,只恨胸无点墨。你是一个炼气士,寿元长,千万不要停步不前,去好好想想,自己的使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长生,而是苟活一世碌碌无为”。

夜小天很快调整心情,接受了这个很难接受的事实,所以有时候就多陪陪他老人家。

他前世的父亲就告诫过他,千万在他死后,不要做那些表面上的功夫,他讨厌那些戏码,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平日里,多陪陪他,有事想着他,那就是尽孝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江城子》是文老病故前,最爱提及的词,他对妻子的病故,看来一直有愧在心。表字拙言的夜小天送殡台州,那里是文老的家乡,他遗言死后要落叶归根,与自己的发妻葬在一处。

十年故土难离,文老何尝不是同自己的关门弟子,被囚奎文阁,不同的是,夜小天是囚徒,而文老是自愿受罚。

这件事文老从未没提过,夜小天也装作不知道,但是他对文老的愧疚,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减少过。

要不然,凭着夜小天的性格,断然不会这般屈辱的过活,就算是在老书虫特别照料他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自暴自弃。

文老在病床前,说自己此生书生得意,桃李满园,按理不该有非分之想,但是将死之人,难免有奢求,那就是他的三大遗憾。

首当其冲的愧对自己的发妻。自从成亲以来,他们一直未育有子女,未能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到老了还让她担惊受怕,寿不圆满,此事只能等他死后再去赔罪了。

其次是自己愧对师者称号。自己收取关门弟子夜小天,用时十年时间亲自教导,却一直不能为他开窍,反而在弟子身上获取良多,此乃人生一大憾事。

最后一件事,则是自豪自己的关门弟子,带来了数不尽的篇外诗章,《中华文库》的出现,必定会让整个儒家的读书人大开眼界,广纳浩然正气。

正因为这样,他期许未来的儒家有了这股清流的注入,料定儒家风流更胜往昔,只可惜自己看不到这般壮丽的风景了。

文老身前死后,除了满屋子的书籍,只剩下两袖清风。卧室上空,那浓得化不开的浩然正气,是文老最后的馈赠,生于天地,归于天地。

夜小天看着这一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才是儒家的立身之本。

虽然有三大遗憾,文老在临终前,看着里里外外围满了自己的学生和多年的老友,还是含笑九泉,走得很安详。

——

朝堂之上,大家心照不宣的,没有大煞风景的说其他政事,都在等话题抛出来。皇帝刘彻见他们都很懂事,于是示意,早有人收到信息,出列禀报,文老的谥号。

文老虽然被去了职位,但是级别和官位还在,只不过下野了而已。

朝会上,虽然有些争执,但是总体还是肯定文老一生的功绩。大家争论不休的,还是在谥号上。

有说“文正”、“文贞”的,不用猜,这肯定是文老的好友或是学生;也有说“文哀”、“文闵”的,不用问,肯定是政敌;比较居中的占少数,都听皇帝陛下的。

刘彻让吏部侍郎简述一下文老的功绩,他早有准备,“早年家贫,幼儿入局,私塾旁听后不断学习,从文识千字,到书童出身,突浩然气长,十五岁习诗能作文,最擅训诂,少年成名,二十三岁科举小三元,二十六岁中举,同年殿试点为二甲三十名进士。

外放为官,兴修水利,重视农业,农户五谷丰登,无不交口称赞。同时,大力发展商业,商铺林立,货通有无,城镇周边少有无业者,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生活富足,在位期间,深受百姓爱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小国,发展GDP到第一

赌书赢得缕茶香

重生2000,青梅校花18岁

奋斗老九

论渣攻们重生以后[快穿]

玲子Sama

都市兵王传说

花重楼

重生民国少奶奶

笑佳人

黑月科技

忆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