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水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4:火星北极的惊喜发现,超级修复系统,好多水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个航天员看到梁水有些失望的样子,不由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梁总,我们仔细找找看吧,事情未必有那么糟糕。”

“但愿是这样吧,毕竟米国的探测器,在这上面可是弄到了生物化石的。你们让我仔细想想,到底哪些地方容易出现生物,这火星是椭圆形的,直径相当于蓝色星球的一半,引力也很小……”

梁水这么一想,超级大脑里,数据不断地计算变化,很快就有了新的思路,而且是比较大胆的思路。

想到最后,他侧过头看向五个航天员说:“你们跟着我看超级装备上的这个键,这个会让你们拥有超强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相当于是拥有了超级大脑。”

五个航天员听了之后,没有想到超级装备还有这个功能,微微一愣,便赶紧按梁水所说的做了。

随后他们就感觉到大脑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麻痛感,而在这种感觉过后,脑子好像突然变得灵活了许多,这让他们纷纷欢喜地笑了起来,看着手上超级装备的启动装置,目光也更加炽热起来。

梁水见大家启动了超级大脑后,这就笑了起来说道:“好了,我把我的推测告诉大家,你们看看,哪种可能性比较大。

按照通常理解,把火星想像成类似于我们星球,也根据太阳辐射光照的强弱,可以确定一般是中纬度地区更适合生物居住。

米国饿国得国阴国等西方国家,他们也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当初探测火星时,主要就是通过对火星的中纬度地区下手。

不过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地域环境会有细微变化的。

就好比在五百年以前。太阳辐射的变化,使得地球东方的人们智脑发育和进化比西方的人们要更快一些。

这也是我们国家,当初之所以可以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比西方更聪明,当初才一直领先于世界。

但随着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渐渐使得西方的人们更加聪明了,所以他们在科技上很快就超越了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说了这个之后,我们再回到火星的气候上面来。

火星的两极的大气层,主要由干冰云构成,但在火星的赤道上。二气化碳的成分浓度比两极的要低,而且是火星上最低的。

然后我们就把我们想像成火星上面的生物,面对渐渐形这种环境的过程,我们应该往赤道,往两极,还是往赤道和两极之间的中纬度地区迁徙呢?”

梁水说完之后。开拓了智慧的一个航天员,马上就提出说:“梁总,根据目前已知的结论,火星大约在40亿年前才有生命迹像。在这四十亿年里,可以发生火山喷发,陨石轰炸,等等很多事情。火星上现在的气候,会不会是在生物灭绝后,才形成的呢?或许我们根本就不该用这个作为参考。”

这时又有一个航天员开口道:“是啊,用目前火星上的情况作为参考,我觉得误差实在是太大了。”

梁水听了二人的话,好像明白了什么,不由赶紧挥挥手说:“等等,我好像想到什么了。打个比方,我们的蓝色星球,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而且那种毁灭是彻底的毁灭。是由太阳彭胀引起的毁灭。”

“哈哈,梁总你真是太聪明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太阳变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它的能量越来越大。火星表面上的温度变化将越来越高,最后会让赤道地区,首先不能居住生物。”一个航天员,随即就笑了起来,接着说道。

梁水应了一声道:“对,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随着太阳变得越来越大,辐射能量越来越强,火星的气候就变得越来越恶劣,而赤道因为温度太高,变得首先不能居住。而在火星两极的冰却开始融化,气候变得湿润,渐渐比较适合生物居住,所以火星上最后的生命足迹,有可能在两极。”

然而一个航天员听了梁水这话,却是不赞成地说道:“话虽如此,但是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既然太阳变大了,火星上的气候条件,变得只有两极最适合生物居住了,为何现在两极是由干冰层组成呢?”

又一个航天员却是笑笑说:“呵呵,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啊。因为还有一点,那就是要适合生物居住,臭氧层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的话,我们蓝色星球,可能和现在的火星差不多两样。”

之前那人航天员却是不服了,又争辩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别忘了,按我们蓝色星球的环境去理解,赤道上空的臭氧层才是最厚的,而两极的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

梁水却是摆摆手,让他不要激动,方才解释说:“根据辐射和物质关系决定论,臭氧层的形成条件和和太阳辐射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随着太阳的变大,辐射能量的变强,原来赤道上面就没有了形成臭氧层的条件,反而是因太阳光照射时间少,温度更低的两极,达到了臭氧层形成的条件,所以两极,最有可能是火星生物最后的居住地。”

五个航天员想了片刻,超级大脑进行了一分析,觉得梁水所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那个持反驳意见的航天员,却是问道:“火星两极的环境非常恶劣,非常的危险,我们要如何过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们的家族没落了

无能狂怂

我的天道世界

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