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影横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3章 进攻黄阳堡之战(上),南明谍影,石影横窗,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戌时过半,云涌月沉,天色漆黑至极。

鹅子岗上的烽火台,唐世勋和郑罡二人扶着木栏杆默默远眺星火点点的枫木冲营地。

烽火台内的第一层亮着微弱的灯火,汪庆达、洪山海和五个通文墨的百总们神情严肃地围在一张木桌前。

桌上摆着唐世勋绘制的黄阳堡及周边地形图,进进出出的联络兵们正在向汪庆达等人汇报各营之动向,三个百总正在用炭笔做记录,另两个百总则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在一个多时辰以前,后备营的斥候给向汪庆达传回了准信,两艘中型战船已停靠在黄阳堡东码头,而鱼腮口的码头边上当真停了好几艘战船,其中有一艘大型战船、两艘中型战船和四艘小型战船。

收到准确消息之后,唐世勋亲自拍板定下了整个黄阳堡战役的攻略。

其一,官道节点马家沟的埋伏圈由山地营千总雷盛负责,除了他率领的三百余狼兵以外,陷阵营岳老财新招募的七百余山贼亦由雷盛统率,如此一来后备营的右部之九百余将士便不需待在马家沟干等。

同时雷盛还有一个任务,若今晚无献贼援兵由官道经过马家沟支援黄阳堡,则雷盛在明日破晓前后突袭鱼腮口!不必占领,只需尽量将鱼腮口的驿站、市集与码头皆焚烧殆尽。

其二,枫木冲的献贼营地,此处对于黄阳堡的献贼守将段四爷而言极为重要,之前汪庆达是打算亲率他的后备营左部之嫡系去打这第一仗,但唐世勋最后定下由后备营副统领冯丁亥率右部的九百余将士去攻打枫木冲营地。

因汪庆达本就有伤在身,唐世勋命汪庆达留着鹅子岗统筹全局,并请洪山海在旁辅助之,而前方战事则由副营将官冯丁亥去统率。

其三,鉴于鱼腮口的战船颇多,为防这些战船在黄阳堡的东码头外之江面上炮击支援,东码头的两座炮台必须完好无损的拿下!

因此唐世勋命陷阵营的副营将官黄爷负责东码头之战,陷阵营的百余精锐老贼和黄爷新招募的百余山贼新兵、后备营的左部将士九百余人,共计一千一百余将士作为东码头之战的主力。

一旦黄阳堡燃起烽火,黄爷这边就立刻攻打东码头,与此同时,颜俊克等十八个水鬼则潜入水中凿沉停靠在码头的两艘中型战船。

另有洪山海麾下的四十余个有操持火炮经验的靖州兵亦跟着黄爷而去,至于洪山海剩下的一百七十余精锐老兵则守在鹅子岗的周围。

其四,除去查探敌情、传递各营各方消息的后备营前部斥候司之将士以外,后备营的前部第二司四百六十余名将士、后部的九百三十余将士,全都埋伏于枫木冲与黄阳堡之间的金鸡庵一带。

同时,山地营副统领农昆麾下的三百余狼兵一分为二,一半随黄爷去攻打东码头,另一半则随农昆去往金鸡庵。

在金鸡庵的将士超过一千五百人,他们的任务有二,且需要农昆等将领们随机应变,第一个任务自然是伏击有可能去支援枫木冲的献贼。

第二个任务尤为重要,他们要留心黄阳堡的烽火,因为谁都不晓得那守将段四爷会在何时点燃烽火求援,万一在枫木冲营地刚遭到攻击且点燃烽火之时,黄阳堡的段四爷也赶紧点燃烽火请求鱼腮口的战船来支援呢?

而黄爷那边攻打黄阳堡东码头的信号是以黄阳堡的烽火为准,一旦烽火点燃,黄爷那边就会即刻发起进攻。

但黄阳堡内可是有两千献贼!若段四爷发现东码头遭到攻击,会否立刻派精锐过去支援东码头?毕竟对于段四爷而言,枫木冲营地虽重要,但东码头更为重要且距离更近不是?

因此农昆等埋伏于金鸡庵的一千五百余将士也需留心黄阳堡的烽火,当段四爷点燃烽火以后,金鸡庵的将士们需分兵去拦截支援东码头的献贼,以防黄爷那边在码头上腹背受敌。

而这一系列的战略部署都得等到亥时,即冯丁亥率后备营的右部将士去攻打枫木冲营地为开端。

除了这几路的部署以外,唐世勋还埋了两颗‘暗棋’,一个是陷阵营的千总岳老财,他将带着十五个精锐和雍二潜伏于黄阳堡东墙之外的密林,待到东码头的战事已起之后,岳老财等人便伺机由东墙的沟闸潜入堡内。

唐世勋让岳老财等人潜入黄阳堡可不是要他们去当死兵发起夺门之战,而是为了一个秘密任务,趁战事已起的混乱当口秘密逮捕薛正的得力臂膀木爷!当然,同时也为了营救顾厚生和周坚等五人。

另一颗‘暗棋’则是郑罡的手下殷骏,唐世勋命殷骏跟在后备营副统领冯丁亥身边,殷骏背着郑罡配制的火药包,至于何时去炸门由冯丁亥决定。

还有半个时辰了!唐世勋深吸了一口夜里的寒气,双手紧紧地按住望台上的木栏杆。

一旁的郑罡亦是甚为紧张,但他此时陪唐世勋站在这可不仅仅是在关注这场战事,而是在汇报诸多的各方消息。

原本他下午抵达以后就想跟唐世勋详细汇报的,但那时唐世勋可没得空闲时间,直到此时郑罡方才得以有机会单独汇报。

郑罡首先便说起了洪山海私自率二百余靖州兵离开东安城的‘叛逃’事件,此事在东安城官兵当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毕竟整个东安城官兵当中除了副总兵陈建志以外,级别最高的就是洪山海、包耿和邓谦三位参将,洪山海居然跑去芦洪市投奔唐家军?这让东安城的军政要员们如何想得明白?

在洪山海‘叛逃’的次日,负责高溪市南码头和冷水滩等地防务的参将邓谦被副总兵陈建志召回了东安城,之后邓谦就再也未离开过东安城。

且从芦洪市的江对岸、高溪市南码头、冷水滩直至湘口关外的岐山头等地,这一整条防线的百总以上的将领们全部被调回了东安城,亦即是说,邓谦与其麾下的郴州兵将领们都被调离了这条防线,取而代之负责这条防线的是原负责石期站和大江口等地防务的参将包耿。

同时,副总兵陈建志的嫡系赵千总和齐千总则负责石期站和大江口等地防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独家专宠杀手妃

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