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2章 收心有术,北朝帝业,衣冠正伦,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僧辩实在没想到李泰还有这样的请求,刚才答应将王琳舟船相赠已经是勉为其难的妥协了,但今却又得陇望蜀的提出人员的要求,偏偏还说的这么坦然,仿佛完全没有意识到这请求有多过分。

一万石粮食用这种舴艋小舟运输,所动用的船次得有上千次之多,自然不是短短两三天时间就能结束的。而在这舟船不断的往来之中,众江陵将士们也全都知道了沔北李大将军正在对他们进行物资援助,他们每日所食尽由此出。

双方如此交涉一番,总算是达成一个彼此满意的结果。李泰亲自将王僧辩送出水营,满脸笑容的摆手话别。

而且这也意味着他们努力的价值也得到了一定的承认,西魏方面也算是有所付出,并非完全不劳而获的趁火打劫,让人心里憋着的一口气有所舒缓。

沉吟片刻后,王僧辩才又说道:“僧辩不敢自夸军中尽皆勇壮上才,但今国难当头,凡有志于匡扶社稷、平贼定邦者,皆不忍弃。所以、所以李大将军此请……”

王僧辩指着王琳一通破口大骂,旋即更直接解其军职,然后着员遣送回江陵问罪,自己才又同其余众将商讨后事,一再表明自己是迫于无奈才答应这一条件。

王琳虽然年少轻狂、性情强直,但本身的确勇武有力,兼且乐善好施,待人颇为豪爽,因此在军中人缘也并不算太差。

听到李泰这么的敞亮,王僧辩越发的不好意思起来,在沉吟一番后便又说道:“军中群徒的确是各有用处,不敢擅借他用。但沿江俘获的乱军贼众之中,也多从乱的南人,当中不乏精通水事者。如果大将军不嫌弃这些乱卒品性低劣,僧辩可着员拣选一批配为大将军士伍。”

王僧辩一开始还只是欣喜于李泰的信守约定,倒也不疑有他,只道是沔北水师的确是舟船匮乏,连这样的小船都用上了。

战事进行到如今,就连王僧辩这江陵军府嫡系都粮草告急,其余州郡诸军当然也都并不宽裕。一万石谷米虽然不足以维持接下来的战事全过程,但起码也可以稍解燃眉之急。

诸将心中虽作此想,但其实各自心情也有些愤懑。明明是他们拼死拼活攻下来的城池据点,结果却因为一个狗屁约定便要拱手让给西魏,这无疑让他们心中颇感不爽。

不过当听到王僧辩说李泰还愿意资助给他们一万石谷米的时候,各自心情不免便转好几分。

众将在听完王僧辩艰难的交涉过程后,心中对于王琳也不免暗生抱怨。将夏口等诸津渡划给西魏乃是湘东王决定之事,他们诸军只需要顺流而下继续进讨乱军便有大功可以分享,偏偏王琳无事生非去惹怒强人、险些将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面对众将关切询问,王僧辩先是长叹一声,旋即便排开众人,着令将王琳押上前来,直将佩刀抽出架在王琳颈上,众将见状后忙不迭发声劝说。

他们这些人也都担心此事会影响到后续战事的发展,如若军顿于此,无论对社稷还是对他们个人而言都是一大损失。

“如此那便多谢了1

“明白,王征东如今主持平叛,无论上才下才,总是多多益善。国情如此,当然也不可责以吝啬。反倒是我不审时情,所请冒昧了。”

王僧辩听到这话,心中更加恼怒:“若狗命可以解怨,我又何吝给之!因你一人狂行,使我江陵不安、大军难前,你当然死不足惜,但我大军却不可久顿不征!本是大胜之势,转眼却受制于人,皆是因你……”

但李泰搞出这样一个场面,可不只是收买下层营卒人心,更主要还是勾动起那些上层督将们的好奇心:魏人究竟资助给他们多少粮草?是王僧辩所言的一万石还是更多?

事实上李泰派人送去的粮食是一万五千石,因为小船运输使得这个数量看起来比实际偏差还要更大。多出来五千石粮食王僧辩自然笑纳,但其他将领们心中则不由得泛起了嘀咕:李伯山为什么肯资助王僧辩数万石粮草?莫非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有心之人的细心查探下,再加上王僧辩忙于组织攻打驻守郢城的宋子仙,对于这种小事也无暇细致隐藏,很快军中诸将便都知道了,王僧辩是在用战俘换粮食!

战俘?我也有啊!

当得知这些俘虏能在魏军那里变现之后,许多受粮草困扰的将领们心思便都活络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拳坛猛龙

王将.QD

我在废土有个家

一小龙

影后的嘴开过光

夜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