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一章 暗涌离长安,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徒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观音婢啊,你还没看出来吗?这小霆儿不乐意在皇宫里久居是一回事,而真正关键的,是那些朝臣中有人不甘寂寞了......”

李世民那是什么人?

当年能从大唐的二皇子秦王殿下,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唐太子,继而让老爹李渊禅位之人,那能够是一般的善男信女吗?

朝臣们纷纷上书,让二皇子李敖霆学习政务?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是皇帝李治亲自吩咐的,李世民问都不会问,甚至还会认为是绝顶的好事。

那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完全掌控一切!

可是,现在李治不在长安城,那些大臣鼓捣出这样的事情来,即便表面上看来完全是出于“公心”,而玩弄权术几十年的李世民,也闻出了一丝异样的味道来。

如今的李世民,一心只想在“丽政殿”里修行,甚至连儿子带回来的“巽坎居”都被他给无礼霸占了。

在“巽坎居”中修行,的确要比外边增速数倍,而李世民在自己修炼的同时,往往也会把从来不热衷修炼的长孙无垢给带进去。

就这样,李世民的修为突破了“金仙”境界,而长孙无垢单单在旁边被动“熏陶”着,都已经渡过了“天仙”雷劫。

当然,功劳最大的,还是“丽政殿”中出产的那些天材地宝,而“蟠桃”就是其中之一。

长孙无垢也想明白了,自己就算是再不愿意修炼,好歹也要好好活着啊,她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离去,给这些最亲近的人带去痛苦。

“二哥,你的意思是,现在还有朝臣在皇子中选择站队?——”

一听李世民这样说,长孙无垢的眼睛登时就亮了。

这样的事情,她也算是历经过两次了。

第一次是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被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多番针对,甚至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最终,还是以“玄武门政变”那样惨烈的结局收场。

虽然,李世民坐上了大唐最高的位置,却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坏影响。

君不见,在大唐的三代皇子之中,又上演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戏码?

只是经历第二次的时候,长孙无垢已经成为大唐皇后多年了。

即便如此,她作为大唐皇后又作为娘亲,却也无力阻止那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好在有李治这样一个儿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以绝对的优势压倒了一切。

李治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他本身的强大,更是有着让长孙无垢都有些佩服的胸襟,就算是那些所谓的“失败者”,李治都没有真正过分追究过。

老大李承乾,当年的大唐太子,如今被封为实权唐王,同房玄龄、魏征和狄仁杰四人,几乎掌控了大唐所有的政务。

老三李恪,并不是长孙无垢所出,却也被李治恩待,在如今辽阔的大唐北境,但凡提起凉王殿下、贞观城主李恪,那是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老四李泰,算是对李治最为敌视之人,然而其彻底失败之后,也只是落了一个被圈禁府中的下场。

而时过境迁之后,慈母心泛滥的长孙无垢,又偷偷让人给李泰重修了王府,府中日常一应用度几乎等同于正常的王爷。

这些事情,难道作为大唐帝君的李治能完全不知晓吗?

可是,他就偏偏听之任之,那既是他对自己娘亲的一种尊重,更是对手足的一种宽容吧。

反正,这件事情落在很多有心人的眼里,暗中是在对着李治挑大拇指的。

殊不知,李治在第一次从“丽竞门”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呵呵”了两声。

李治成为了大唐得的第三代君主,如今年过五十膝下却只有两子,即便如此,居然还是有人跑出来站队?

“观音婢啊,此事朕也愿意相信是自己太过敏感了,不过,防微杜渐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朕是相信沉香、相信霆儿的,更相信杨皇后和敖德妃的德行和手段,可是,天下人的心总是不齐的。”

“咱们雉奴的将来,绝对不限于大唐,甚至不限于南瞻部洲,朕能够替他做的事情很少,就尽量替他减少一些后顾之忧吧。”

“丽政殿”中的谈话,只是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二人之间进行,甚至连他们最亲近的小女儿李明达也没有告知。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便是小敖霆此刻的心情。

离开了那个束缚的皇宫,小敖霆就像出笼的鸟儿一般,一会儿停留在地上,走街串巷,似乎对这俗世中任何的东西都异常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魔王级术士

伞中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