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人换旧人,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徒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就盏茶的功夫,李治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再看房玄龄,丹田之中金丹已成,看那架势随时都能破丹为婴。

一头花白且悉数的头发,如今全然乌黑,腰板也直溜了,脸上的皱纹踪迹不见,已经同他身旁的魏征状若同龄,看起来也就五十来岁的样子。

“老臣多谢陛下再造之恩——”

说实话,房玄龄各方面都挺好,唯独在修行一途上......那就不能叫做普通,简直就是差劲的很。

也许,老房命中注定只能享受人间富贵吧。

可惜,他却遇到了李治这样的人,一个完全无视“天意”的人,逆天改命的事情,他可是打小就在做了。

“房相不必多礼,这本来就是您该得的,此‘心道’、‘体诀’二功法,您还是要好生修炼一下,即便不求上阵厮杀,好歹也能多活个千儿八百岁的。”

又是两道白光闪过,没入了房玄龄的识海之中。

“狄卿,既然房相想休息一下,从今日起,你肩上的担子就重了起来,就将姚崇和宋璟都招回长安吧。”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吐谷浑改称的“青海道”,还是吐蕃改称的“藏西道”,如今都走上了正轨。

虽然在繁华程度上,远不能跟大唐腹地相比,该做的基础架构是搭起来了,剩下的无非是靠时间的积累而已。

再把姚崇和宋璟这样的大才放在那里,多少有些大材小用的意味。

房玄龄请辞,魏征早在去年就退居二线了,而在军方之中,李药师、秦叔宝、程咬金,早早地就住进了“丽政殿”。

或许是在修行上李世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更喜欢在这些老臣子面前“卖弄”,也愿意带着这些老臣子,一起追求更高的境界。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李治上位这几十年,却一直还留用贞观朝那些“老臣”,如今终究还是要更新换代了。

“永徽”一朝,今后的文臣将以狄仁杰为首,辅以姚崇、宋璟二位,这三人怎么也能支撑百余年吧?

他们不像房玄龄那样,本身的修为就很不错,如今的狄仁杰甚至都已经突破到了“太乙玄仙”境界。

事实上,只要他们三个愿意,恐怕一直都能够主持着大唐的朝政,好让李治做一个彻头彻尾的甩手掌柜。

当然了,这也取决于李治什么时候“累”了,也想过过太上皇的瘾了,就会让李沉香来继位。

而沉香太子呢?

这几年来,监国和当皇帝也差不了太多,反正他老子是那样一个“懒人”,又不害怕自家太子篡位夺取,爱揽事就多做点儿,不爱揽事好歹下边有那么多能干的臣子呢。

军方的实力同样强大,秦叔宝是去陪伴太上皇了,现在职位最高的大将军要数薛仁贵了。

紧接着还有苏定方、裴行俭、侯君集、秦怀玉、罗通、程处默、程处亮等等,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强,却总是无用武之地。

是的,对于骨子里好战的将军们来说,不能够上战场厮杀,那就是无用武之地。

可惜,照着现在这个趋势来看,大唐的将士们想上战场还真的有些难。

就拿最近的一次西征来说,那抽调的都是“玄仙”级别以上的人,即便如此,到了灵山脚下也是打酱油的主啊。

事实上,灵山一战对整个大唐的军方来讲,挺受刺激的。

征调的时候,可着大唐选,也才选了几百人而已。

那几百人见识了天兵天将,见识了杨戬的一千二百草头神,见识了猪八戒麾下的千余天河水军精锐之后,才知道什么样的军队能够派上用场。

于是乎,大唐的诸路大军,已经整整大练兵了半年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几位军方大佬开了几次碰头会之后,又报请了监国太子李沉香的批示,将整个大唐军队裁撤了一半,仅保留二十万左右的规模。

当然了,裁撤的过程是漫长的,总不能不教而诛吧?

每隔一个月,举行一次全唐范围内的大练兵,淘汰掉一定的人数,预计通过一年时间,完成唐军最后的整改。

同时,在整个南瞻部洲范围内,设立多个招兵处,岂不就得是“筑基”期的,相当于数十年前的“武道通神”了。

反正就二十万的名额,五年也好,十年也罢,军方大佬们卡的是最低线,最起码练到“筑基”期吧?

最低线的上限就无所谓了,天兵天将那么多,可都是从“天仙”起步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猫侍

猫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