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三章:一举成名天下知,唐朝贵公子,上山打老虎额,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叔公又感慨道:“只是可惜我那孙儿正德,比你就差远了,他至今还浑浑噩噩的,毫无主见,只晓得地里刨食,也不知……会有谁家女子能够瞧上他,他既非嫡出,人又木讷,现在还又脏又臭……”

三叔公摇摇头,心里憋着口气,都是陈氏子孙,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三叔公其实还是心疼自己孙子的,毕竟这是自己儿子的骨肉,只是有时想起陈正德那木讷的样子,心里便不禁难受!

陈正泰听到三叔公提及到了陈正德,不由想起什么,随即就道:“噢,对啦,有一件事,我险些忘了,此次正德在大漠中种出了粮食,大功一件,陛下已有口谕,敕其为县公。这两日我忙碌得很,一时忘了。”

三叔公:“……”

县公……

其实到了贞观年间的时候,随着休养生息,功劳已经越来越少了,因而封爵也就变得稀有起来,这县公可不是小爵位……这可是实打实的显赫爵位啊。

只是……险些忘了?

瞧正泰这轻描淡写的口吻,倒是一丁点不将这当一回事一般。

可细细一想,可能陈正泰还真不会当一回事,在他心目之中,县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三叔公听到此处,却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了眼睛道:“当真?”

“这还能有假的?”陈正泰很认真的样子:“陛下已开了金口,岂有反悔?只是礼部办事,终究会慢一些,还不知要耽误多久呢!”

三叔公怔了一下,随即啪嗒一声,身子一软,便坐在了胡椅上!

而后,他伸长了脖子,顿时觉得自己的腰杆子也硬了:“这个傻小子……这个傻小子……正泰,你且等等,老夫先出去将族中上下的人召集来,讨论一下开夏祭祖的事。”

说着,一溜烟的跑了,哪还有刚才受惊吓无力的样子?

陈正泰:“……”

这祖宗不是刚祭过了吗?还来?

只是三叔公身体很矫健,一把年纪了,却是走得极快,陈正泰甚至来不及叫他!

更何况,三叔公平日为家族劳心劳力,看三叔公如此高兴,陈正泰也不禁好心情起来!

不过,现在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这大漠中农耕,却还需要小心一些。

这个时代,因为雨水充沛的缘故,所以大漠的生态还算不错。譬如现在的吐蕃,之所以能在唐朝时壮大,就是因为此时河套一带因为雨水充沛的缘故,所以粮食丰产。

这草原上,大抵也是如此。

可即便如此,还是需要节制,反正大漠有的是土地,因而开垦时还是需要制定一个规矩,最好采取休耕、轮耕的策略。

反正大漠土地广袤,那一望无际的草场,理论上的耕地面积,实际上是关内的许多倍,人口却又稀少,只要控制住耕地的面积,哪怕现在的汉民增长百倍,也是可以养活的。

他大致的拟定了一个休耕的策略,便叫人送了出去。

除此之外……

陈正泰又绘制了一个大致的图纸,凭着记忆,对当下的风车进行了一些改造,再交给匠人们去试制一下,先看看效果。

在大漠,风车绝对是利器,毕竟大漠之中的风大,和关内是不同的。

古代中国早有风车,不过因为关内有数不清的崇山峻岭,阻挡了大风,因而风车在古时并不流行。

反而老祖宗们对水车更有兴致,利用水流产生动力,大大地节省了人力。

而到了大漠的环境,就完全不同了,那地方永远不缺的便是风,毕竟是一望无际的草场,只要有风,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是关内所稀缺的。

风车比之水车的欠缺之处就在于,风车大多并不稳定,毕竟风力的大小,是靠老天爷的赏赐。

而水车则动力比较持续一些。毕竟水流是源源不绝的。

当然,水车毕竟得靠水,因而地域的要求比较强。风车不同,寻个空旷处,就可以搭建了,而大漠最不缺的,就是风。

在这个没有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时代,风能的利用,带动的发展是极大的,不但可以借助风能,搭建起磨坊,甚至借此来进行灌溉,若是进行一些改装,甚至可以运用在作坊的生产之中。

此时还是大唐,风车还处于那种最简单的走马灯式时期,这种走马灯式样的风车效率很低,只是达到了勉强能用的水平,用来作为磨坊的活还成,可其他方面的运用,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陈正泰草图之中所绘制的,乃是宋代开始出现的立式风车的结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极限拯救

最后的游骑兵

王妃每天都要哄

冒泡

驭兽狂妃:逆天四小姐

晨曦

杀手皇妃很嚣张

奢侈皇后

神医倾天下

玉千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