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四章:肥缺,唐朝贵公子,上山打老虎额,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陈正泰的身上,道:“这没你的事,别人的事,你休想揽功,也不要揽过。”

陈正泰老老实实的道:“不过儿臣却觉得有些奇怪。”

李世民皱了皱眉道:“你说。”

于是陈正泰道:“那汪洋之上,航线虽就这么几条,可说到底,此次袭击扬州船队的,乃是高句丽和百济的船队,除非他们事先得到了消息,提早便有所准备,否则何以在这个时候,恰好能伏击我大唐的舰船?所以……儿臣以为,问题的根本还是走漏了消息,陛下可还记得那个青竹先生吗?当时扬州造船的时候……或许那时……这青竹先生就已和高句丽传过消息了……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儿臣的预计而已,儿臣并没有给娄师德推脱的意思,只是觉得……事情没有这样的简单。”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拉了下来。

切实,陈正泰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有可能走漏了消息,才可能百济和高句丽人一齐行动。

此时,陈正泰继续道:“这样的船队,一旦遭遇了高句丽和百济人的舰队,被伏击和覆灭,也非战之功,毕竟船队不是专门用于作战的舰船。而高句丽与百济人,本就善于舰船术,他们大多的国土都临海,单凭自己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依托海运,才可互通有无。儿臣记得,当初大隋征高句丽时,就曾出动过三次规模庞大的水师,设置水路总管,有一次是因为遭遇了海风,所以覆灭,还有两次……遭遇了高句丽人,却也无功而返。而隋炀帝为了征伐高句丽,可谓是不惜任何代价,他征伐的民夫就有百万人,花费了数不清的人力物力,舟船尚且无法可以压倒高句丽人,现在这高句丽和百济合力,扬州的船队,岂有不败之理?”

“所以……陛下,儿臣以为,这非战之罪,究其原因,只是走漏消息,为贼所乘!至于娄师德,固然有罪,却也未必至罪无可赦的地步,扬州新政刚行一半,若是中途易将,则新政的希望也就断绝了。”

单单只是一个娄师德……就让他去死好了。

可扬州的新政,不能断啊。

这正是陈正泰的建议。

李世民脸色阴沉不定,口里道:“不治罪?”

大理寺卿孙伏伽立马怒道:“若不治罪如何服众?”

“治罪。”陈正泰咬牙道:“可将其贬为扬州水军校尉,戴罪立功。”

李世民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闹成这样,当然是不能不治罪的,而从刺史到区区一个小小的校尉,几乎等同于是一撸到底了。

校尉不过是个小小的五品营官,而似扬州刺史,几乎等同于是封疆大吏。

李世民阖目,而后看了一眼房玄龄。

显然,那孙伏伽很不满,李世民还是想看看房玄龄的建言。

房玄龄沉吟片刻,才道:“如何戴罪立功?”

陈正泰毫不犹豫地道:“令其督造舰船,带舰船再战!”

此时是贞观七年开春,大唐还在恢复期,实际上,并没有过多的力量效仿隋炀帝那般,大肆造船。

现在,陈正泰却希望继续造舰,去和那可以与隋朝水师分庭抗礼的高句丽和百济水师作战,对于房玄龄而言,这显然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有这么多的钱粮,大唐为何不征募马步兵,从陆路平推过去?

那高句丽和百济人,无法自给自足,只能通过海运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自然而然擅长海战,他们大半的国土本就濒海,这也无可厚非。而大唐何须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其长处?

于是他道:“若是继续造船,那么需花费多少时日,又需花费多少钱粮!”

陈正泰似乎早想到了这个问题,立马就道:“钱粮的事……我已想过,扬州应该可以筹措,兵贵精不贵多,再造数十艘舰船即可。而时日……只要还有足够的船料,那么……可以立即开始营造,兼且在造舰时操练水兵,等到舰船完毕,即可出海,与贼一决死战。”

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禁为陈正泰的贪功冒进给吓着了。

刚刚覆灭了一只船队呢,你还要来?

不是刚刚还在说,高句丽和百济人的舰队厉害吗,你一年时间,就可将他们拿下?

房玄龄也不禁无语,只是他深知,若是不海战,就可能要命李靖预备数十万兵马前往陆路进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梭如梦

密码机

十方帝尊

轮回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