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六章:不首先动用武则天,唐朝贵公子,上山打老虎额,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等大朝,更像是从前一些朝政事务的总结,反正跟陈正泰没有多大的关系。

不过提及陈正泰的人不少,新晋网红嘛,面子还是有的。

不出意外,骂的人比较多。

大唐的人比较刚烈,这也能理解。

许多人非议的,是练新兵的事。

为何要练新兵?朝廷的禁军已经足够多了,地方上还有许多的骠骑,足以应对任何的外患和内忧。而且新军明面上还属于东宫卫率,东宫需要这么多兵马做什么?

至于招募百工子弟,更是没有道理,国家的基础来源于良家子,什么叫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就是基层的骨干都是大大小小的地主子弟,这样的人才是出身清白。

这被歧视的对象,居然也招募进入了军中,就形同于是招奴隶入伍一样的道理。

“陛下可知道牧野之战吗?牧野之战,商纣王召奴隶充实商军,结果战事一起,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于是兵败如山倒。在臣看来,非良家子从军的危害,实在太大,百工脱离了农事,和商贾一样,眼里都只是小利,他们贪生怕死,并无守土之心,以奇巧淫技为能,这样的人,大唐可以信任吗?区区一个新军,纵是只有五千人,可臣恐此例一开,大大挫伤我唐军的士气,恳请陛下三思。”

见李世民不理会。

说话的乃是兵部侍郎韦清雪,韦清雪随即看向陈正泰:“韩国公以为呢?”

陈正泰不得已只好道:“这个……要问陛下。”

韦清雪只好又看向李世民:“陛下难道还不发一言吗?”

李世民瞪了陈正泰一言:“这是陈正泰的建言。”

“可您是陛下啊,陛下乾坤独断,自有主张。”

“朕的意思是……且看看,虽然百工子弟积弊重重,可无论如何,他们也是我大唐子民,让他们从军,尽一尽守土的职责,有何不可呢?”

“这样的人入了军中,就是害群之马,非但无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糟蹋了兵部为数不多的钱粮,甚至还会令其他军马士气低落的,良家子从军,承袭着父祖们的恩荫,他们……”

“好啦。”李世民笑了笑道:“就不要在此事上纠缠了。”

韦清雪绷着脸:“臣……”

这时,却有人正色道:“陛下,臣也以为韦侍郎所言甚是。”

众人循声看去,站出来的人相貌堂堂,大义凛然状。

只是他一出马,连李世民都露出无奈苦笑。

站出来的乃是秘书监少监,也就是陈家当初的同行魏征。

魏征这个人……这朝中的人都是闻名遐迩的,倒不是因为他喜欢劝谏,也不是因为他性情刚烈似火,实际上,此人能从当初李建成的心腹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个极有才能的事,李世民交代他做的事,他都能非常迅速的完 成,而且能让人心悦诚服。

如若不然,一个只晓得骂人的喷子,依着李世民这样的性子,再加上他这李建成旧党的身份,此人又更非有什么极高的门第,早就一脚踹开了,何至于到了后来,扶摇直上,甚至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在第四位,远比许多功臣名将的地位还要高了。

正因为这个人能力强,而且不开口则以,一旦开口,就总能说中要害,所以李世民才对他有着敬畏之心。

此时,魏征慨然道:“人各有自己的性情,自有府兵以来,朝廷就是这样的军制,现在擅自更改,如何能够服众呢?就说军中各卫,所挑选的都是良家子中的佼佼者,这样的人,才能效忠国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而百工子弟,此前没有受过骑射的调教,也没有习武的传统,让他们从军,臣最担心的是……会令长安各卫,为之寒心啊,军中的士气,是最紧要的。若是陛下将百工子弟和良家子弟置于同等地位,难免令他们无法心悦诚服。而且朝廷花费大量的钱粮,养这么一支难成气候的军马,也过于奢靡浪费了。”

这是魏征的看法。

府兵制能流传到今天,良家子从军能够延续至今,它自然是有根源的,历朝历代,不是没有尝试过用其他人来打仗,可实际上效果都很差。

直到府兵开始流行,从南朝到北朝,人们发现了府兵往往能爆发强大的战斗力,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朝廷便与世族和地主集团们相当于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契约,即这些人给朝廷提供兵源,为朝廷征战,提供人才,而朝廷给与他们许多优待,如此一来,朝廷与良家子背后的社会基础彼此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利用,或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梭如梦

密码机

十方帝尊

轮回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