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八章:出击,唐朝贵公子,上山打老虎额,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喏。”曹阳重重的点头,而后用力地道:“我一定活着回来。”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可也不能逃,不能做缩头乌龟,如若不然,高昌就完了。”曹母努力的交代着。

高昌国数百年来,都处于非常险恶的环境,他们斑斑血泪的历史中,非常清楚战争的失败意味着什么,男子若是胆怯,若是不能尚武,就意味着更多人被屠戮,没有任何的侥幸。

曹阳正色道:“儿子已做好了杀几个唐贼的准备了。”

“好好好。”曹母不断地点头,又是心痛又是欣慰。他伸手,摸着曹阳的脸颊。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而后,曹阳突然想起了什么,忙是解开了腰间的一个食袋,将食袋打开,而后一个馕饼露了出来。

这里气候干燥,馕饼早就脱水严重了,像石块一般。

曹阳道:“司马说了,明日出击,从义军的将士们,都要吃顿好的,分发了大饼下来,我留了半块。”

一旁的孩子听罢,顿时欢呼,贪婪的看着馕饼,这东西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平日务农的时候,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吃上这样的饼子。

现在更加凄惨了,因为战争,所有人坚壁清野,入了这城中,所有人在此饱受煎熬,吃食就更加稀薄了,一日能吃一顿便算是不错了,偶尔也有饼吃,可是这饼里却掺杂了许多的土块。

而这馕饼,显然是用油烹过的,食袋打开这后,顿时散发出一股香气。

曹阳努力的将这半张饼掰开,先取了大块给曹母,而后将小块分发给了妻子和孩子。

母亲努力的咬了一小口,却没有急着吞咽,而是一直用口水去融化干涸的饼子,那一股油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刺激了她的味蕾,她努力咂嘴:“许久没有吃过了……”

一旁的孩子则是狼吞虎咽,很快便将手里的饼子吃了个干净。

曹母不舍得吃了,掰开一些自己的饼,给了自己的孙儿吃,孙儿立即接过,则引起了母亲的喝骂。

不久,城楼上传出了钟声。

这是召集士卒们的信号。

曹阳皱眉,而后忙是起身,恋恋不舍的站了起来。

他没有说什么。

实际上,他的母亲和妻子已经知道他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曹阳只直直地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孩子,像是要将他们的样子刻进自己的骨子里,沉默了很久,口里想说出道别的话,却终是无法出口。

最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他默默的转过了身,留下一个背影,便朝着小巷的尽头匆匆而去。

只是他的脚步有所迟疑。

身后,听到曹母的声音:“不要辱没了父祖的名声……”

可到了后来,却又是带着哭腔:“要活着回来……”

曹阳用力地按着刀,最后迅速的消失不见。

瓮城里,从义军上下一千七百余人,已是枕戈待旦。

能入从义军的,都是青壮,他们预备了马匹,穿戴了甲胄,虽是破烂不堪,却个个集结起来,目光中带着悲壮。

在高昌的生活,很是辛苦,数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们便远离了中原,卫戍于此,他们在此,依旧还有班超和张骞这些人的记忆。

只是当九州沦陷,中原彻底的沦丧之时,他们便失去了中原的音讯,河西被人占据,关中被胡人占据,胡人们彻底的阻隔了他们的交通。

他们将这当初的安西都护府的旧地,当做了自己的家。

世世代代的人,就这般在此繁衍生息,为了保家卫国,将鲜血染于此。

他们有着固有的观念,男儿们便是关墙,因为没有退路,对于九州的人而言,九州是幸运的,若是关外之地没办法守了,他们可以收缩回关内,若是河北和关中沦陷,他们尚且可以南渡,还可以侨居。

而在这里……他们没有选择,退后一步,即死。

曹阳在人群之中,人们打起了旌旗,高昌的旌旗,是一个青铜为杆子的旄羽,这是最初的时候,汉朝派出使臣,经略西域,像张骞和班超这样的人的凭信,人们称其为‘节’。

高昌建立之后,为了引起绝大多数高昌汉人的认同,将这旄羽当做军旗,用当初使臣的节钺来支撑自己的正统性。

到了此时,或许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这旄羽的由来,他们只觉得生下来时起,这旄羽便是军队的象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梭如梦

密码机

十方帝尊

轮回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