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的表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7章 题遗山诗,终宋,怪诞的表哥,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百五十余年的光阴流淌,他却还能与宋人、蒙古国人、金国遗民、大理遗民相处,恰是因汉家文脉数千年来并未断绝。

这其中,岂无元好问,甚至张柔等人的一份功劳?

后世人或许极难理解元好问自诩金人、奉女真为中州正统。但他花费毕生、努力保全的诗词歌赋史集文章依旧是汉家文化。

战祸连天、人命如草的烽火岁月里,这些被宋廷遗弃、被蒙古践踏的中原人,最后能护住的东西,也只有书籍而已了。

他们能信奉的,也只有那一句“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礼义不废还能再要求他们多少?

高于血统、族群,促华夷融合者,或便是这一句一字形成的文明。

唯置身其中,李瑕才感受到这其中的艰难困厄与坚强。

若说第一次北上时他与北人是纯粹的对手,这次,他已更了解北人,也对今生志向更坚定、更有信心。

于是,那原本已忘记的诗句也再次回想起来。

短短数十字,一番血泪史。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十数日后,有张家心腹从获鹿寓舍赶回来。

“五郎,遗山先生寿终了。”

张弘道叹息一声,道:“可惜可叹,当时情景如何?”

“几位先生已在收拾遗山先生文稿”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张弘道喃喃自语道。

“有一事五郎或感兴趣遗山先生临终前听了李瑕那半首残诗,反复念叨,以‘知己’呼之,想起身赋词回应,可惜没能起来。”

“没能回一首?”

“白先生问遗山先生,以旧词相赠可否,遗山先生言‘元光元年’,语未罢,溘然长逝。”

“语未罢,溘然长逝。”张弘道重复了一句。

哪怕与李瑕有隙,他也深感遗憾。

他懂诗,知李瑕赠的残句最触元好问心意,若有回诗,又是一段佳话,可惜了。

“元光元年?那是遗山先生及第的次年,意气风发,却恰逢蒙古南侵该是那首临江仙了?”

“白先生也问是否回赠临江仙,但小人不知。”

张弘道有些惋惜,亦有些羡慕,开口低吟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半阙词吟罢,仿佛是送元好问。

张弘道瞥着天边,继续念叨着,渐明白元好问为何选这首词相赠李瑕。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权谋

白银之风

绝世娇宠小太后

阿姻

异界小军师

一觉三晌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再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