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大圣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咱成孤寡老人了?!,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河套大圣爷,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科举是国本。

竟然让云南那些西南民族也来参加科举,那不就是变相的让他们进京当官吗?

“大孙儿....

你这有点太激进了。”

就连老朱都说激进,那就是真的激进了。

朱雄英笑了笑,

“爷爷,我不止要云南少数民族能科举,我还要蒙人也能科举。”

朱元璋一听这话傻了,

“要分蒙汉大臣?”

朱雄英连忙摆手,

“不是的,爷爷。”

“那你是咋想的?”

朱雄英眼睛放光,问道,

“爷爷,科举是什么?”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说道,

“国本!

天下贤才皆由科举上进,这样大明才稳。”

“孙儿不这么以为。

孙儿以为科举是个解压阀。”

“哦?”

朱元璋闻言,面露沉思,

虽然头一次听到解压阀这词,但是也是瞬间明白了啥意思。

“你是说,科举能让天下不那么紧?”

朱雄英点头,

“爷爷,难道不是吗?

历朝历代因何而亡,便是因为社会完全固化,官员的孩子永远是官员,富商的孩子永远是富商,农民的孩子永远是农民。

官商剥削更重,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

自然就反了。

历朝灭亡之际,莫不是从农民起义开始。

而科举的存在,就是给了大明天下各阶层流动的机会。

农民的孩子也有机会当官,

哪怕这个可能性很小,但是确实是开了个口子,给了他们奔头。

科举能让大明稳定,并不只是因为天下英才齐聚中央,更是因为科举让各阶层有了流动起来的可能。”

朱雄英深入浅出,直接就把朱元璋说傻在了原地。

哪怕老朱再天才,也没法想到像朱雄英说得这么透彻。

这一段话,实在是太超越时代了。

科举创建的深意就是让社会流动,

只不过,

就连创制和沿用的皇帝们,都说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际之音乐订制大师

野草丛生

全宗门都靠我吃瓜

淅之

始伊次元

风尘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