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系阿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暹罗铜柱篆纹,以贺大将军之功,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宅系阿川,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居然就敢觊觎起大明的麓川宣慰司了,真当大明隔了千山万水,就不会过来抽你大嘴巴子了吗?

明军突然从海上来,倒是让这些距离大明的偏远东南亚小国,感受到了什么叫大明爸爸的威严。

走之前,王宇还去看了暹罗人在巨莱河畔,雨滴山前立起的铜柱篆纹。

“成化十六年,四月十四,大明大将军王宇破麓川思发机叛军于此,威传东南四方,为万民所颂,亦为暹罗国所敬仰。

暹罗国主特立此铜柱,以贺其功,记其伟业。”

不过虽然扬名归扬名,但都是虚的,王宇还是和暹罗王子好好谈了谈。

以后暹罗国主要登基必须由大明圣旨确认,就和高句丽一样,不然提莫的就是伪王,大明有权号召东南亚各个外藩征讨。

当然了,为了让这个这个暹罗王子答应,王宇也答应他,大明将支持他做下一任暹罗国王。

明军在安南的安南镇打不到东吁,要用以夷制夷的方法,但提莫的安南可是和暹罗接壤的。

在从暹罗拿到了大明宗主国的法定皇位继承的承诺后,王宇返回孟加拉湾大营,开始准备回大明去弹压逐渐乱起来的朝堂局势了。

明军这场东南亚西部大战,王宇自从成化十五年三月开始准备,至此成化十六年六月结束,前前后后花了十五个月。

大明一共起兵五十万,贵阳镇、岭南镇、安南镇,两路并进,耗空湖广、安南两个南方大粮仓。

另外,王宇额外还花了两百万两租用海船大规模运兵。

这种绕过大半个东南半岛,去登陆孟加拉湾的行为,可以说是中原对外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登陆突袭作战。

不过,这都是站在后世的角度看,现在大明文官的想法就是,大明前前后后花了一千万两,两个战略级别的粮仓消耗完,去收复一个不比夜郎大点的麓川,还入不敷出,值得吗?

一千万两白银,可是大明仁宣之治五年的税收的存余。

湖广和安南两个战略粮仓,更是能供给两百万大军驻守地方一年的粮草,或者直接提供给大明五百万灾民撑到明年复耕。

大明除开岭南和北直隶没有推行三舍法新儒学的地方,在其他掌握话语权的乡绅们的宣传下,王宇的名声在民间可是臭了。

文官说王宇举兵五十万,耗光了自从成化元年十五年以来,国库近半的银子,大约一千两万左右,转饷半天下,打空的国库,得罪四邻,军民苦其久矣。

在岭南北直隶以外的这些文人嘴里,王宇取得的战果,和汉武帝时期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差不多。

他们在大明还给他起了个贰师将军的外号,和东南亚的铜柱篆纹的天朝大将军,内外一褒一贬,简直是两个极端。

贰师将军李广利人家是西征大宛,因无法破城而还,空耗粮草没有收获。

王宇这是平叛麓川思发机的时候,顺手打断了东吁王朝的崛起,一举两得,简直是赚大了好吗?

要知道东吁王朝在十五世纪末,可是一度达到了历史最强的时期,万历年间,曾两次入侵大明,后面还把大青的尔康,带过去教育了一顿。

大明和东吁接壤的地方是滇省,道路崎岖,河流湍急,其实并不适合明军大规模出兵南下。

所以对于东吁这个未来会崛起的区域性强国,王宇干脆借着麓川平叛的机会,直接大干一场,打断东吁中兴的国运,免得它成为大明未来的西南方边境的威胁。

明军在东吁北方前前后后大半年,陆陆续续用海运的方式,掳走了东吁北方近五十万人口。

另外,王宇有意无意的放纵那东南亚七国的征讨军,所以东吁北部被破坏的不成样子,这么一番折腾,东吁人口损失至少到了百万级别。

王宇就不信了,即使东吁十五世纪的中兴雄主莽应龙继位,他能灭阿瓦王朝,征服各南方听调不听宣掸邦,再次完成了东吁的第二次统一。

即使莽应龙真能在这种四邻皆敌视,北方人口大规模削减后,做到再次中兴东吁,也绝不会再敢挑衅大明。

王宇相信那时的大明,一定更加强大了。

暹罗给王宇在巨莱河畔立起的不只是一根铜柱篆纹,还立起了明军在对东南亚各个不接壤的小国威慑,让他们想清楚和明军作对的下场,当时候,明军会不会在大规模劳师远征。

十五个月的时间,王宇用五十万大军,一千万两白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结束了一场麓川平叛拉锯战,同时打断将要崛起的东吁王朝的国运,威慑东南亚。

其实明军也可以用十五万人,从滇省进军,花费六年时间,三百多万两银子,大概率也能拖赢麓川叛军。

但是王宇可没空让大明在南方空耗六年时间,他还得让大明搭上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顺风车,加强大明水军建设,稳固大明东亚的基本盘。

成化十七年(1467年)

三月

封赏完大明安南镇、岭南镇、贵阳镇官兵后,王宇将他们陆续遣回到各自的防区。

一众卫所兵发放了征召的粮饷补贴之后,也发回各省驻地军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没考上武者高中的我只好去拔刀了

听殺

只是想给精灵们一个家我有什么错

儿时记忆

末世重生之空间商人

兮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