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系阿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改革之前先扩军,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宅系阿川,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宇一个看漏了折子的内容,可能回复到大明地方,对于百姓来说,时代的一粒灰尘真变成一座山了。

相比于大明的军机处政务,五军都督府日常事务对王宇很友好,平常是负责调任各家勋贵子弟,安排他们去大明两京十八省巡查、驻守、轮换、探亲。

一般没有大战的时候,不涉及各镇总兵和副总兵的调任,不需要王宇这个中军大都督的参合。

总兵和副总兵加起来才不到一百个人,王宇只要管好这些人调动,就能把大明军权牢牢抓在手里。

现在大明一共十二个镇,一百二十万职业士兵,对于大明现在两京十八省庞大疆域来说,十二镇人马还有两镇是水军,确实不够用了。

(现在大明比原本历史上多出来的五个省,北方由草原三城由东向西延伸区域,设了三个军管布政司,南方是多出来安南布政司、占城布政司)

王宇决定再增设五镇人马,主要还是分配在大明边疆地区。

北方归化城设归化镇,由于北方汉人少,所以是混编镇,以骑兵为主。

甘肃一地本就有甘肃镇,但最近东察合台汗国乱糟糟的部族分裂越来越严重了,王宇觉得有机会可以去摸奖或者吸血,要是对方拉胯,干脆把伊犁河谷占了。

伊犁河谷可是塞上江南,养活百万人口不成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离甘肃太远了。

真的!顺天到甘肃,基本等于伊犁到甘肃了,都是千里迢迢。

王宇在甘肃西宁设一镇,主要是驯养更适合在东察合台汗国生存的骆驼部队,以后万一大明衰弱了,伊犁割据就割据吧,以后有了中原文明基础,收复也容易。

第三镇,应天镇,这次王宇没有加强顺天或者北直隶了,顺天有京营镇和兴洲镇,已经足够了。

这次王宇在应天设了一镇,一则拉拢朱元璋时期的勋贵,不要把这些勋贵真养废了,二则为了后面改革政策在江南顺利铺开,增加军力威慑。

第四镇则是在滇省,广南镇主要是防备境内以及东吁和乌斯藏布政司的土司动乱。

第五镇,南洋镇,这次王宇在南洋旧港宣慰司正式设立一省,军管的南洋布政司,为大明第十九省,士兵主要还是水军陆战队,分驻在南洋各个水道要口,牢牢守护住大明南洋出入海口。

至于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的土着同不同意,王宇压根不在乎这些还在石器时代的土着的意见。

要不是这些还没开化的部落民难调教,南洋早就到处是大明军屯的橡胶种植园了。

与阻止大明土地兼并相比,王宇军改就容易多了,毕竟多出五个镇,就多出了一批总兵之类的实职,勋贵各家子弟这么多,怎么会不支持呢?

不过大明要新建五个镇,那就是五十万人,先不说钱粮哪里来,人才是大问题。

因为大明土地兼并,成为流民的人没有户籍,王宇可找不到兵源。

所以王宇在改革和增设军镇之前,先添加了一条关于继承权的《大明律》,凡是各家义子、义女,极其后代亲属,皆可均分大宗的遗产。

在大明的各种高门大户的农奴和家生子,其实都是名义上的义子义女,所以王宇干脆使出一招推恩令“平民版”,让他们主动释放手下众多的家丁和农奴。

不放是吧!

锦衣卫新进指挥使钱宁表现的机会来了,指使各地的“家生子”闹着分家,然后锦衣卫在后边推波助澜,直接把妻妾成群、奴婢满园的豪门大户,拆成和众多义子义女均分家产的十几家小户。

剩下的不用锦衣卫再插手,有了现成的例子,这些家生子或者农奴,各个去县衙一告,自然有锦衣卫为他们撑腰,分了主家的财产,人人成了小富农。

一时间,这些在正统朝失去往日威风的锦衣卫,再次在大明令这些大户闻风丧胆起来。

王宇知道锦衣卫特务统治有弊病,但真提莫的好用啊!

所以王宇让手下力量有限的内卫,开始在顺天的皇宫外收购房屋,开始建“官属房”。

这些官属房,大小形制,都按《大浩》来,免费提供给在顺天的官员和家属住,王宇还有给这些官员提供低价食堂,但...有内卫守门,定期给王宇汇报这些官员的异常情况。

比如:平常酉时就回家的官员,某天突然就子时回来了,那内卫就得去看看这位大人干了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龙城

方想

震惊,萧总竟是个粘人精!

雨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