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系阿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极致的大明风华,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宅系阿川,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弘治八年

大明正式在东番设东番府,收归福建管辖,不要问为什么设府,问就是东番人口不足五万人,不需要大编制管理。

至于琉球国,额...大明北洋舰队在那的驻军比琉球国人口还多。

这些年,王宇一直在给东瀛那群在“战国”时代的大名大量出口上好的膛线燧发枪,以换回大量的白银,要知道大明乌斯藏、安南、北方草原三省的混编卫,现在都还不能全员换装燧发枪呢!

东瀛“战国”时期的大名战争的惨烈程度,已经遥遥领先同时期的西方,以及现在的大明。

王宇不会啥子高端战法,只会人多欺负人少,用火器欺负冷兵器。

东瀛其实不缺白银,这些源远流向大明的白银,反而能帮助王宇的一鞭法改革。

因为无论是税和赋,都征收银子了,那么大明肯定需要大量的银子。

而大明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的银矿。

王宇知道以后东瀛银子和南美洲的银子大量涌入大明,会对大明金融造成冲击,造成通胀,但现在大明的重点是缺银子,先顾眼前吧!

到时候通胀,大明损失最大的反而是权贵阶级,谁叫他们能存下最多的钱呢!

弘治九年

高句丽爆发了燕山君之乱,晋城大君李怿反正之后,而后给大明上表请封。

王宇当然是...不准...

虽然燕山君残暴,扶着反对大臣的妻女的手,亲自射死他们的父兄;荒淫,大朝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喝张绿水的...但他可是大明弘治皇帝亲封的高句丽王。

怎么你晋城大君李怿除掉高句丽王,这才给大明送表请封。

你当你大明爹没脾气啊!

王宇把在皇宫当了近十年的老二王义放了出去,领着五万辽东卫,十五万北方备操军,合计二十万大军入高句丽。

去为燕山君的五岁世子李芳果主持公道,顺便协助这位五岁世子处理高句丽的国事。

老二王义在安南当过十年土皇帝,这次去高句丽做“协理大臣”,王宇倒是很放心。

没多久,高句丽燕山君的五岁世子李芳果,在大明天军的帮助下拨乱反正,扫除晋城大君李怿的一系叛逆,在此受封大明弘治皇帝的高句丽大王,重登大位。

二十万明军大军则是留在了高句丽,其中五万辽东卫随王义驻守开京。

十五万大明北方备操军,则是分守高句丽境内各道,王义开始在高句丽各道征召二狗子,得兵十万人,“协助”高句丽大王处理国政。

此后,高句丽开启全面中化的时代开启,正治、经济、文化开始全面倒向中原文明,大批高句丽矿工和女仆被出口到大明境内。

王宇再三强调义子义女的财产继承权,摆明了就是不让大明大户人家用大明人为奴为仆。

现在大明失田的百姓,能走的路也不止为奴为仆一条。

他们走投无路了,可以去皇庄当佃户,缺点是地租贵了点,每年还得给公田,免费干三十天白活。

不想到皇庄民屯的百姓,那就背井离乡吧!

他们只要去各府各县的移民司办事处报名,便可以被朝廷分配去边疆,分十亩田,朝廷还提供一年的粮食以及种子和农具,像是真腊、哈密麓川等地,朝廷还提供外族女子为妻,有时还能给腌奴为仆,让这些背井离乡的大明百姓,体验下翻身做主人感觉。

王宇琢磨着在过几年大明国库充盈的时候,还准备补贴这些移民一些银子,以让有故土情节的中原人走出去。

现在王宇的大明风华的主任务都(9/15)了,这意味着朱元璋的不征十五国,已经有九个小国都成了大明的领土,并且当地大明人口基数过半。

其实大明这些年灭掉的小国,不只有九个,像是东南亚地区,多得是一地一国的原始部落国家,只是系统不统计不征十五国以外的国家而已。

剩下的六个不征之国,也不是大明的实力打不下来,而是王宇手头没有那么多大明人口移过去,从而稀释当地人口,让大明人口在当地的基数达到一半以上。

弘治十年

经过十年的改革,一鞭法的效果总算是初见成效了,大明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这可不是历史那个有些有名无实的“弘治中兴”,毕竟一个文官给上谥号为“孝”的皇帝,你不能指望他做出多少实际的东西来。

就拿单单拿封建王朝的最重要的资源“丁户”来说,弘治时期的在户部鱼鳞册上的“公民”,居然比成化时期还少了两百万户,这可就是有一千多万人口,成了乡绅地主家里不纳税赋的“私民”。

所以弘治中兴能被推崇,大概是文官那时候日子过的好了,这才愿意不予余力的推崇弘治皇帝。

现在王宇只愿意拿人口、粮食储备、生铁产量的实际数据来看改革成果,而不是文官口中的什么齐王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大明天下已经是繁荣昌盛的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际之音乐订制大师

野草丛生

全宗门都靠我吃瓜

淅之

始伊次元

风尘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