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荒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外婆的答案,秦淮之火,夏荒灿,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人虽不会说普通话,但她显然听得懂。此刻的她正望着话语的方向频频点头。

又一阵风吹过,吹得院里树叶碰撞。老人目光转至树叶碰擦处,皱褶的脸庞随着嘴角上扬愈发的局促,她的记忆飘向远方。

多年前的昌江县没有大路,年轻的老人也没有鞋穿。她每日不仅做陶还要去镇上卖陶,用两只光秃秃的脚。

她卖陶都是走小路,那路晴天滚烫,雨天泥泞,还混着牛走过留下的粪便,和杂草丛生里的偶尔尖锐。

尚且稚嫩的脚底因此长出厚厚的茧,她咬着牙从未退缩,一步一步地向前,扁担前后吊着的重物将她小小的身板压弯,在地面形成一个个脚印。

那时的烈日并不比如今和煦,而路边的遮挡却比现在少得多。沿途的树屈指可数,而每一棵树都是她短暂休息的加油站。

若是能遇到麻树,她便摘了叶子将脚包住,缓解滚烫的侵蚀。

但麻树叶子撑不了多久,每当她上路走上一小段,叶子便不是掉了就是坏了。她只能寻找下一棵麻树,再重新摘下,重新将脚包裹。

那些年她的脚掌永远都是烫伤的状态,一碰就疼,可她一点都不在乎,卖陶是她那段年轻岁月里必须要做的事。

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严峻,还有一路遇到的打骂。若是遇到好人,买不买都是好的,可遇到找茬的,脾气差的,一顿打骂也并不是偶然。

尽管如此,她也不会跟这些人过多纠缠,还总是扯出一张笑脸挺过去。他的时间宝贵,她甚至从不会在一棵树下休息多时,只要还能走一步,她都不会停下。

她这样走一路去卖陶,也得这样走着回家。

漆黑的山间小路上就她一个人,扛着没卖掉的陶罐踏着来时的每一步。偶尔遇到好心的朋友给她吃饭,邀她在家过夜,她也从不耽搁。

她卖陶是为了养活家里的孩子,她想到孩子们在家里还没有吃饭,她再累都会回家。

老人说得高兴,眼睛笑成一条缝,她的那些身心苦痛的过往从不是她抱怨的谈资,每次讲述竟是快乐的经历。

老人的女儿问她,“那时候你卖陶是为了养活我们,那么苦那么累,现在想起来后悔吗?”

老人没有一刻犹豫,“没有后悔啊,回家看到你们都很高兴,在外面巴不得天亮早点回来看到你们。”

天渐渐暗了,刘梅珍在院子里搭上木头架子,点上火后放上一个中腰陶罐。另一个女人朝陶罐里倒入米粒。

待火焰由小变大在罐子底部绽开后,刘梅珍手握粗壮的竹扎在陶罐中不停地搅拌。

小小的米粒在陶罐里奔跑受热,不断膨胀,接连发出啪啦的闷响,最后胀裂开来。

老人高兴地唱起歌谣,“卖陶换酒不够浓,卖草席换的酒太酸,我换回来的糯米酒是甜的。”

刘梅珍搅拌的手臂没有停止,嘴里喊道,“下一句呢?”

老人接着唱,“因为我自己挖土做陶,所以才甜。煮酒柴别放太多。”

这歌声,唱的正是黎族的女性旧时卖陶的情景,以歌谣记载历史,女性制陶换粮,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这就是沈丁要寻找的传女不传男的技艺,技艺背后却是女性为了养家不得已的辛酸。

老人唱罢望着火光,“你们现在卖陶好多了啊,到哪里都没人打没人骂了。”

刘梅珍的母亲走到老人身旁,拉了个椅子坐下,“我们现在也唱歌呢。”

“唱什么?”老人好奇。

刘梅珍下一句变成了唱腔,“现在到我们做陶了,烧起来一个都不破,烧出来很油光发亮,”

老人的眼睛在火光的反射中发亮,“你怎么会唱这首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盛世男妃

祎庭沫瞳

唐少真香的日常

满袖风花

寂寞寂寞就好

唐颖小

色遍天下

小鱼大心

我想,你忘了

叫小番

蒙山春秋

李宜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