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全面发力,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鲇鱼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际生产中,俄罗斯的钢铁产量,从未超过最大产能的75%。

究其原因,关键还是效率不高。

三大兵工厂也一样。

七十年代俄罗斯开始换装,整整十年,这个工作还没有完成,三大兵工厂的产量,同样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乔治给米哈伊尔发电报,让米哈伊尔把今年雇佣的3000华工,送500到圣彼得堡来。

乔治要让尼古拉和沙皇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工业生产。

“华工会使用机器?”尼古拉怀疑华工能不能完成任务。

“应该不会——”乔治委婉。

不是应该,是肯定不会。

乔治不知道清帝国的识字率是多少,不过在清帝国,民间开办私塾犯法,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

会也没用。

俄罗斯机器上没汉字,全是俄文,俄罗斯的工人也不懂。

能看懂的话,也不会去当工人了。

“那要他们干什么?”尼古拉不知道华工有多努力。

“不会用可以教,他们未必是最好的工人,但一定是最好的学生。”乔治对华人的智商还是有信心的。

“不可能,伊格那耶夫说过,清国人愚昧无比,不可调教,而且他们不讲卫生,不可接触。”尼古拉对华人成见深。

伊格那耶夫当过俄罗斯驻清国大使,对清国并不陌生,但远远称不上了解。

“伊格那耶夫是胡说,清国的愚昧,不是华人造成的。”乔治冤有头,债有主。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意思就是在嘉兴办公学,嘉兴人到八岁不读书,就惩罚其监护人。

嘉兴一地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明帝国。

但是也能充分证明明帝国官方层面,对于教育的态度。

乔治也不跟尼古拉抬杠,等500华工抵达圣彼得堡,尼古拉自然会明白,清帝国的现状是哪些人造成的。

从海参崴坐船到圣彼得堡,需要两个月。

橡团在圣诞节前,得到了第一批弹仓式步枪。

和弹仓式步枪一起抵达橡团的,还有一万发新式子弹。

乔治那点可怜的军事知识,放在这个时代就是专家。

新式子弹采用乔治的建议,中间装药,尖头弹,既能保证射程和精度,又能拥有较强的杀伤力。

通常来说,圆头弹的子弹杀伤力,比尖头弹大一些。

不过圆头弹在飞行过程中,弹道并不稳定,速度也更慢,对精度影响较大。

俄罗斯军方采用的新型子弹,其弹头前轻后重、头轻脚重。

当尖型弹头击中人体时,很容易失去稳定,发生剧烈翻滚,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将成倍增加,“空腔效应”更明显,杀伤力更大。

测试中表明,这种子弹击中人体躯干时,会对人体内部器官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并不会一枪俩眼。

由于采用了无烟火药,新子弹比采用黑火药的子弹小很多,弹仓也随之减小,弹容量还是五发,步枪的重量和成本却降低了。

第一批送往橡团的步枪一共一百支,乔治全部配发给精确射手使用。

莫斯科传来好消息,施瓦贝公司为橡团生产的一百个望远镜镜片到货,乔治继续在庄园里手搓瞄准镜,并且筹备自己的镜片工厂。

光学仪器不仅在军事上,在科研领域和民生领域,同样都有广泛应用。

俄罗斯目前只有施瓦贝一家光学企业,完全无法满足俄罗斯的需要。

事实上乔治的第一家工厂已经在筹备中,不是食品加工,也不是军火,而是玻璃。

作为穿越人士的必备法宝,玻璃的作用极为重要,乔治不仅需要光学仪器,化妆品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包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至尊纨绔

邪魅灵儿

咒回:从魔虚罗到英灵召唤

爱做梦的忆者

神的无限挑战

黑涩书书

超神学院之天使公敌

耳边低语上勾拳

荒宅

鲨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