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咋想的?,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鲇鱼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法律是否有些过于严苛?”海参崴的法律严厉到,连科尔夫都认为已经到了严苛的程度。

“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法律过于严苛,而是帝国的法律过于宽松,在俄罗斯帝国,只要你和我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不劳而获。”乔治不留情面,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我们的工作比任何人都繁忙,责任比任何人都重大,怎么能是不劳而获呢?”科尔夫不同意乔治的说法。

“得了吧,这话你跟我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出去说,否则容易挨打。”乔治确实是说错了,他和科尔夫也不是不劳而获,最多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单纯从工作量来说,乔治的工作量,还没有海参崴工厂里的工人繁重。

但这绝不是消极怠工的理由。

想挣更高的薪水,就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海参崴机械厂根据熟练度不同,将工人薪水划分为12个等级,从最低的每天仅10戈比,到最高的每天1个卢布,想挣多少钱,凭本事说话。

目前海参崴还没有能挣到1卢布日薪的工人。

伊戈尔现在已经不是工人了,去年伊戈尔仅培训费,就领了1500卢布。

这还没算伊戈尔原本的薪水呢。

对于海参崴工厂的工人来说,想挣更多钱最好的办法是提升技术水平,当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哪怕辞职创业,海参崴官方不仅不阻拦,反而会给与贷款和税收上的一些优惠政策进行扶持。

如果学法国工人动不动就暴动。

那不好意思了,西伯利亚矿洞在等你。

“我最近接到圣彼得堡的电报,圣彼得堡希望我们能对某些特殊客人,进行适当照顾。”科尔夫向乔治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

“什么意思?”乔治不太明白,有话直说,不用拐弯抹角。

随着科尔夫的解释,乔治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去年冬天之前抵达海参崴的那一批囚犯,其中有一位,是圣彼得堡某位官员的亲戚。

这些囚犯在抵达海参崴之后音讯全无,圣彼得堡来电询问后才得知,仅去年一个冬天,海参崴病死的犯人就超过80%。

“这么高?”乔治的惊讶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这些事是米哈伊尔负责的。

“虽然符拉迪沃斯托克气候严寒,条件糟糕,医疗条件落后——”乔治都还没有找借口,科尔夫就找了一大堆。

“但是死亡率这么高也不太正常,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都这么低,为什么反而成年人的死亡率这么高呢?”科尔夫没有指责米哈伊尔草菅人命的意思,只希望米哈伊尔不要太过分。

俄罗斯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的,很少有真正的底层出身,最起码也得是个富农没落贵族什么的,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帝国传承300年,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皇帝还有三家穷亲戚呢,没准某个犯人,就和圣彼得堡的某位官员有关系。

“我说圣彼得堡的刺客为什么这么嚣张呢。”乔治冷笑,他终于知道俄罗斯的刺客为什么层出不穷了。

理顺了这一点,很多乔治一直想不通的事也就有了答案。

“谁给伱发的电报?”乔治责任到人。

“你别问了——”科尔夫为难,看样子来头不小。

“呵,行,我去问伊舍琴科。”乔治不强迫,伊舍琴科是海参崴电讯局长。

海参崴只有一个电报局,电话局正在筹建中,明年乔治再回到海参崴的时候,尤里耶夫宫就可以直接和西伯利亚舰队通电话了。

“行吧,这是你逼我的。”科尔夫见瞒不住,还是先把自己摘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拳坛猛龙

王将.QD

我在废土有个家

一小龙

影后的嘴开过光

夜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