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弛党 禁,重生东汉末年,潜阳,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膺,太尉李修之孙、赵国相李益之子。初被举为孝廉,又被司徒胡广征辟,历任渔阳、蜀郡太守。又转护乌桓校尉,桓帝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后入朝为河南尹,又升任司隶校尉。

杜密,被司徒胡广征召任职,不久调任代郡太守。三次升迁后被调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后来汉桓帝刘志征召杜密并任命他为尚书令,再调任河南尹,后转调为太仆。

看看这些人的背景和履历,哪个人都是位列高官,而窦武、李膺的背后,更是累世公卿的门阀大族。而多年为官的他们,身后的门生故吏,可谓是遍及朝野,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想必当初桓灵二帝,要发动党锢之祸,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再看看于陈蕃、李膺、杜密三人的履历中多次提及的胡广。

胡广,南郡华容人。初举孝廉,后中策试第一。历任尚书郎、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因拥立汉桓帝有功,获封安乐乡侯。汉灵帝继位后,拜司徒、录尚书事。陈蕃遇害后,接任太傅。熹平元年(172年),胡广去世,年八十二,谥号"文恭"。其追赠及葬礼规格,为东汉中兴以来人臣之最。

所谓:“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天下中庸有胡公”,意思是胡广熟悉典章,有办事经验,柔媚谦恭,不抵触任何人,是一个典型的官~僚。

党人的四个代表人物中,有三个是胡广的门生,就连蔡邕,也曾师事胡广。

人都说,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可与胡广一比较,连他曾经征辟的人也做到了“三公”,当时的胡广才真的是门生故吏遍天下。要说陈蕃、李膺、杜密三人结党之事与胡广一点关系也没有的,若你是天子,你也不能信啊。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权力斗争中,即便是你没有那个心,只要你有那个能耐,便不得不至你于死地,而胡广竟然非但能得到善终,死后更是倍极哀荣,难道不让人觉得奇怪吗?

若以阴谋论来看这件事的话,这分明是天子刘宏想要动他,却因为牵扯太大而动不了他,只能拿他手下的门生“陈蕃、李膺、杜密”等人作伐了。高层政治,哪个人不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因此,当地位达到一定高度后,许多在普通人看来极似巧合的事情,往往并不是巧合。往极端里说,在高层政治的博弈中,从来都不存在巧合。

所以,所谓的陈蕃、李膺、杜密三人,恰巧是胡广的门生故吏,则是一种比较幼稚的想法。

由此也可以看出,魏晋三国时期,极具特色的“门阀士族”、“阀阅世家”,在汉朝便已经形成了。而在东汉末年,“阀阅世家”与天子之间的矛盾,便以“党锢之祸”的形式爆发过一次。

在短期来看,其结果是党人遭到禁锢和封杀,而从长期来看,则是在经历了长达二十二年的封杀之后,天子向“阀阅世家”低头了。

而最终,历经四百年的大汉基业,还是灭亡在了“阀阅世家”的手中。

此次天子刘宏的诏书,便是对“阀阅世家”低头。因为解~禁党人门生故吏,很大程度上是在卖好地方上的豪门大户。

因为,自熹平五年(176年)党锢的范围扩大,波及党人的门生、故吏,到中平元年(184年)免除亲属关系与党人在小功以外者的禁锢,整整过了八年。

在人走茶凉的官场,八年时间足够将朝廷上下的官员换上好几茬了。当年党人的门生故吏,有的甚至已经死去,所谓的解禁,除了给他们恢复名声之外,恐怕便是使他们过往的“罪愆”,不至于遗毒子孙。

刘宏以这样的方式卖好各地豪门大户,其目的不过是笼络他们,让他们为朝廷卖命,共同诛灭黄巾军而已。

虽然如此,郭斌的大名却是实实在在地在大汉王朝传播开来。因为郭斌的那篇奏折是瞒不了人的,那些因这次大赦天下受益之人,自然会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对于仗义出手的郭斌,亦为天下人津津乐道。

中平元年,太祖上书,请去党~禁,天子许之。

--《太祖本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龙舞戮尊

贤隐者

浮肆天

三场简短

聊斋之帝国崛起

一骑清尘

一刀绝世

老邪

灵欲

rysuper

逆天守护使

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