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塞,重生东汉末年,潜阳,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骑着战马,任它随着队伍前行,口中却不自觉地吟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马前不远处,已经打开包袱,手里攥着一件崭新长袍的王允,听了郭斌的吟诵,身子一震,看着手中针脚细密的长袍,眼眶中噙满的泪水再也忍耐不住,不觉肆意流淌下来。

因为还有许多物资,大车行得又缓慢,郭斌及手下的七百部曲也不得不放缓马速,迁就着缓缓而行。所幸一路上并未有不开眼的小毛贼,待到出了雁门关,都很是风平浪静。郭斌回头看着逐渐远去的雁门关,心中感叹:谁能想到那低矮的关城竟能成为千百年来中原王朝抵御塞外骑马民族的枢纽之地?谁又能想到,这不起眼的小小关隘,身上竟担着中原亿兆百姓的身家性命?

塞外风物,果然与中原大为不同。虽已经是接近清明节的时候,中原各地已纷纷扬扬地开始洒落春雨,是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的季节,可塞外的草原上依然压着皑皑的白雪,丝毫不见人间四月的勃发气象。

后世连小儿都会念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怕便是塞外与中原景色各异的另一种写照吧?

戏志才见郭斌频频回头看着渐渐远去的雁门关,心中一动,便策马过去,在郭斌马后一个马头的距离,对郭斌道:“主公,别看这小小的雁门关,它的历史,可远着呢。”

郭斌道:“哦?志才给我们说说。”

听了郭斌此语,一时间众人都围了上来。

只听戏志才道:“《吕氏春秋》有云:‘天下九塞,勾注其一’说的便是此处。”

张飞奇道:“哦?这个勾注是什么?”一旁的王允解释道:“所谓的勾注,便是这雁门关四周的群峰,勾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郭斌在一旁叹道:“外壮云中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这个勾注山,当真是天下极险要的所在。”

董杏儿道:“那么此地为什么又叫做雁门关?”

戏志才答道:“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山海经》有云:‘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故此,这勾注山又称雁门山。”

王允点点头,道:“昔日,赵武灵王改易风俗,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赵国名将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得十余年间,匈奴不敢寇赵。”

郭斌终于听到了他所熟悉的人,那就是李牧。不学无术的郭斌,虽在历史课上听过他的大名,可最早对李牧有个较为清晰的印象,还是因为黄易先生所著小黄书《寻秦记》。这位赵国的猛将,仿佛战神一般,是横亘在项少龙眼前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想到这座低矮的险关,便是历史上名将李牧建功立业的所在,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却依然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中,郭斌不由得气塞胸臆。

看着这虽已过清明节却尤有纷纷扬扬雪花落下的塞外风光,他忽然想起了当初一位生长在南方的伟人。想来见了北方辽阔浩瀚的景象,想着一位位英雄、古人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建功立业的事迹,怕是任谁都会有气壮河山,壮志凌云的激越吧?就在这一瞬间,他仿佛与那位伟人情感相通,郭斌似乎明白了他当时的心情。

郭斌伸脚一踢胯下骏马,那马吃痛,猛然间加速,转瞬间已窜出了一里路去。

戏志才等人不敢打扰,只立马在原地,看着郭斌于一片白皑皑的雪原上纵马疾驰,悠然间,一首诗歌隐隐约约传入了众人耳中。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晋文赵武,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挛鞮冒顿,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郭斌将唐宗宋祖改成了晋文公、赵武灵王,又将成吉思汗,改成了挛鞮冒顿,倒是省却了因为时空错乱而引发的误会。所谓天骄,是匈奴人自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戏志才等人仔细咀嚼着这词中的韵味,只觉得全词雄阔豪放、气势磅礴。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词中气吞山河,睥睨天下的气概,使人闻之而顿生激越豪迈之情。

王允缓缓地道:“侯爷志向高远,胸襟气度世所难及,当真是不世出的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仙秦时代

星与水的盛宴

妃我良媒,千岁要翻身

北纬五十度的奶牛

仙帝大学堂

执笔寻梅

凤涅神话:萌主无敌

黎莫陌

舔了女帝九世后,重生捏爆系统跑

不爱拆家的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