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奕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千牛卫的日常生活,初唐风流,西城奕客,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宇文禅的第一次当值还是顺利的,甚至午间李渊从甘露殿出来的时候,还专门拉上他闲聊了几句。

“后生,在千牛卫中如何啊”,李渊依然是一副老大爷的样子关怀着宇文禅。千牛卫的身份,便与后世中领导的司机的一般,算是近臣,领导一般情况下是愿意处好关系的,在不太正式的场合,互相之间也不太拘束。

即便是皇帝这般的孤家寡人,也不可能一直困守在九重宫阙中不食人间烟火。大人物也有七情六欲、生老病死,也会社交。

“高统领待我很好,卑职学到了许多”,宇文禅恭敬地回答。

“那就好,你师傅如今供职在国子监,你还要多去向他请教”

“是,陛下,卑职平日里不训练不当值的时候,都在国子监中就学”

“如此甚好,孔先生有大才,你是个好福气的”

“卑职定当潜心治学,家师纵有千里之才,也仰仗陛下识人之明,这些日子,家师时常感念陛下知遇之恩”,宇文禅拍了他两句马屁,毕竟是未来老丈人,提前搞好关系还是有必要的。

“哈哈哈,你倒是惯会说话”,李渊听完宇文禅的话,大声笑着,心情不错地去用午膳了。

确实,李渊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就凭这一点,他便稳坐大唐开国之君的位置。

那日,李渊与孔颖达交谈许久。李渊本来以为,孔颖达身为儒学大理论家,在朝中实干的本事还需要培养培养才能量才授官。

可是与孔颖达促膝长谈一下午,李渊发现他对于国家体制建设和官员制度之类的法家玩意儿也相当精通。

如今大唐新朝,朝中大都是些前隋旧臣,沿用的也是隋朝的体制和官制。

大唐好像是夺舍了大隋一般,说好听点就是隋规唐随,说难听点就是借尸还魂。

李渊迫切想要朝廷有一些新面貌,孔颖达提出的许多小的改革措施,很对他的胃口。

更何况,孔颖达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当代公认的大儒,不知会有多少学子慕名而来长安国子监,这其中又会有多少能为大唐效力。这样一个人才的良性循环,简直让李渊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去。

……

从十月初,美良川大捷之后,李木兰便“搬家”到了浍州。目前她手下总共有三员大将,平阳军大统领李初雪,副将尉迟敬德和副将宇文歆。

尉迟敬德身为降将,编在李木兰手下做个百夫长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宇文歆原本就是军方高层,前些日子李元吉出征,他便已经是讨贼军副帅这般二号人物,如今竟也在李木兰这个新人手下干副将,实在奇怪。

无他,宇文歆的身份实在太过尴尬。晋阳沦陷之后,朝中已经默认除了李元吉一干人等逃回长安之外,其他兵将不是死了就是投降刘武周了。

总之一句话,若是看到前讨贼军的将领,不是敌人便是鬼魂,总之不会给好脸色的。

更何况,李世民还隐隐感觉到,李渊有拿宇文歆来给李元吉背锅的意思,他更不可能接纳宇文歆了。

所以,对于宇文歆的加入,李世民保持默认态度的,就放任宇文歆待在李木兰手下。

他的想法很简单,等战后回到长安,让李渊来发落他便是了。

这一个月是李木兰和平阳军野蛮生长的一个月,宇文歆资历颇深,沉着老练。他还是曾经的统兵副帅,治军经验丰富,李木兰从他那里受益良多。

尉迟敬德则是先锋大将,如今宇文歆手下步兵,和尉迟敬德手下的降兵一同在其手下,在每日操练中逐渐形成战斗力,只等一战来验证。

同李木兰这一个月在浍州的安稳不同,李世民最近很忙。

他在忙着收复小城池,坂蒲、夏县这般的小城,在尉迟敬德兵败之后,被唐军主力一扫而空。

如今,整个并州地界,刘武周和宋金刚只还据守着几座坚城苦苦支撑。

郑国王世充和夏国窦建德的部队见势不妙,早就跑回去了。

听说如今刘武周一日三信,往突厥求援。

只是,草原上的咄苾和义成公主夫妇陷入了新的麻烦,咄苾的侄子,前前任始毕可汗之子阿史那·什钵苾,在某些势力的支持下自立为汗,号称突利可汗,网络了大批始毕朝的旧人和俟利弗设的臣属,如今在草原上同他们较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