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奕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改良弓,初唐风流,西城奕客,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他似乎确实记忆力强化了,还能手搓很多东西。

比如现在,他脑海里似乎就有着一种复合弓的雏形。

光靠他自己肯定做不出来,但是要知道他现在可是国家机器的一员。

宇文禅可是坐拥李木兰这样的顶级资源,虽然她也不一定能联系到人,但是她的名字就是一张金字招牌。

宇文禅这段时间已经了解到了,工部有一个下属部门,叫做军器监。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现在在外征战,刘树义的老爹刘文静目前正在代管工部。

这就是认识人的好处,宇文禅甚至根本不需要李木兰出面,就能找到人帮自己先试试。只需要先做一把复合弓出来试试,到时候若是可行的话,李木兰找李渊一说便是了。只是到时候可能各军之间还要争抢,毕竟,复合弓是真正的好东西。

说干就干,宇文禅坐在国子监的教室里面,就开始画复合弓的草图了。

这节课是陆德明的,一个大房间里约有一百多名学子,陆德明手里拿着一本《太史公记》,讲解历史。

陆德明讲得很浅薄直白,这属实有些为难老头了。并非是他水平不足,身为后来的十八学士之一,陆德明本身的水平相当过硬。

奈何国子监的学生当中学力参差不齐,有些世家子弟早已经熟读各种典籍,也有那些基础相对稍差些的长安良家子,可能只是到了堪堪识字的程度。

学生素质差别过大,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痛苦。比如,陆德明看着轻举毛笔托住下巴神游天外的宇文禅,便有些没办法。

对于孔颖达的这位亲传弟子,陆德明当真是又爱又恨,国子监中的许多事情,孔颖达都是直接交给宇文禅去办了。

本来就是陆德明和姚思廉两人的事情,他们交给了孔颖达,然后孔颖达甩给了宇文禅。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宇文禅竟然干得有声有色的。

往常陆德明和姚思廉两人,有许多简单的事情都交由弟子去办。但是涉及到国子监学生收录考核,日常课程和管理之类的诸多重大环节,两个老头也只能亲力亲为。

孔颖达则不管这些,事情不管大小,只要是他自己做不过来的或者不想做的,通通交给宇文禅去办。

所以,即便宇文禅目前为止只在国子监待了一个多月,陆姚两人对于他的工作能力确实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各种操行分、点到、课后作业之类的想法层出不穷,让两人频频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

但是宇文禅也有些地方让他们很生气,比如,他特么居然是个千牛卫。

你身为当世大儒孔颖达的弟子,未来仕途大大的光明,即便是不入仕,也可以通过治学名垂青史。

可是宇文禅竟然进入了千牛卫,要知道这是武勋才要走的路啊。

大唐其实文武之间并不像大宋那般等级森严,尤其是在帝国初期,其实武人的身份地位都很高,但是武将的身份地位再高,在这种硕儒看来,都是有所不如的。

所以,陆姚两人听闻宇文禅每隔十多天便要去甘露殿当值的时候,气得是吹胡子瞪眼的,若非是有孔颖达劝诫,险些就要到太极宫中找李渊去理论了。

这等读书种子,岂能空耗在看守殿门上?即便是给皇上看守殿门也不行。

最终,两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人家师傅都没说啥,他们两个也不好越俎代庖。但是他们心中还是对于宇文禅有所认可的。

如果只是做了千牛卫,两人兴许也不会生气,真正让陆德明和姚思廉破防的事情在于,宇文禅在课上实在是装都懒得装。

他们当然知道现在的课程内容很简单,但是这也是没办法啊,国子监也是刚刚重新开启,前几批学生良莠不齐很正常。

你是快进生就当重新温习一下内容呗,没看见我们两个老头子的弟子也在这里认真听着么,然而宇文禅在课上不是画娃娃,便是写酸诗。

向来强调尊师重道的两个老头子直接将状告到了孔颖达那里,结果孔颖达轻飘飘来一句,“两位老先生,课上所讲内容,我这劣徒确实已全部掌握,不管他便是了”。

孔颖达明面上的纵容让他们更是生气,为此甚至好几天都不曾找孔颖达谈经论故,孔颖达也是乐得清闲。

所以,现在陆德明看见宇文禅又在那里写写画画,索性偏过头去不管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