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当世大才,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特别是当今这位魏侯击,一言不合就开打,一点儿也不顾及三晋当年的兄弟情谊,如果不处理好与魏国的关系,那么灭郑之事,就无从谈起。所以韩侯采取迂回策略,希望从韩国远支公族、魏国相国公叔痤能从中周旋一二。

公叔痤读完韩侯的信札,顺手放在一边,闭口不提内容。毕竟韩侯都用泥封了,肯定是不想让面前这位端氏君知道内情。何况这么私密的事情,知道的人肯定是越少越好。

公叔痤淡淡地道:“韩侯之书,本相拜读,麻烦端氏君回禀韩候,本相自当妥善处置。”

公数座话锋一转,笑眯眯地对着俱酒说道:“听闻端氏君颇为知兵。救太子于危难之际,存阳翟立不世之功。三日三夜,逆转战局。内平叛乱,外拓疆土。真可谓少年英雄、兵家奇才呀!”

俱酒连忙谦让:“相国谬赞了,不过是机缘巧合,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小子不才,忝居其功。”

公叔痤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哦,天时、地利、人和?此论自筑蹊径,颇有新意,某愿闻其详。”

俱酒一听,坏了!怎么把这词儿给冒出来了?

这是孟子的文章啊,现在孟子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藏着呢!这文章还没有面世啊。

自己上学时候背过,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背下来?

于是装模作样的皱了皱眉头,搜肠刮肚地开始回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卡住了。

公叔痤听了却陷入沉思,片刻之后抚掌大笑:“端氏君高论,高论!本相觉得颇有道理,但个中意味,尚不得其要领,请端氏君教我呵!”

把“请”字都用上了。

俱酒憋了半天,终于想起了一些片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公叔痤摇头晃脑,仔细品咂,频频顿首道:“能够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端氏君妙论啊,请继续、继续!”

得!他把缺失的这一段给补上了。

俱酒吓的一头瀑布汗,自己都怀疑这老头是不是穿越者。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儿背的还比较顺溜。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此言一出,公叔痤大惊失色。

震惊!

突发!

速看!

刚刚发生!

公叔痤来不及细细品味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忙不迭地避席而起,双手打揖:“震惊!震惊!端氏君大才!当世大才呀!”

俱酒一边谦让,一边惭愧。

你能不震惊吗?!

能不是大才吗?!

这特么的是剽窃的孟老夫子的文章啊,流传了二千多年而长盛不衰。

你们有耳福了,老子这是提前几十年给你们普及孟老夫子的思想了。

老师啊!学生在2000多年前隔着时空给您磕头了!多谢您教鞭之下的背课之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