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章 汾曲赋诗,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缓听罢,心情大悦,带头击掌,高喝一声:“彩!”

众人齐声附和,高声喝彩,并一起举爵,共饮一爵。

一位校尉起身道:“公子,臣赋诗一首,请各位指教。”

击鼓锵锵,戈矛所向;

王师阗阗,君子鹰扬。

牧马萧萧,兵甲所耀;

王师恢恢,君子虎豹。

旌旗采采,众志所忾;

王师肃肃,君子胡不还?

这是一首自创的歌颂勇士的诗歌,在尚武的魏侯击的影响下,魏人战斗意志非常刚强,故而此诗一出,当场一片喝彩!

公子缓更是高声道:“好诗,好诗,二三子,当饮三爵!”于是众人一齐饮了三爵。

一位魏氏公族起身赋诗一首:

兰舟出水兮,凝睇远望;

不见良人兮,思之神伤。

画栋飞云兮,启唇休唱;

不见良人兮,声遏气惶。

鲛鮹透湿兮,静夜倚窗;

不见良人兮,唯恨月霜。

双莲并蒂兮,鹊之畺畺;

不见良人兮,行止彷徨。

这是一首以女子口吻,诉说相思之苦的诗歌。将女子思念爱人的忧伤与难过,写得丝丝入扣,感人肺腑。

以夫妻感情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在古人写的诗中,许多借用这种闺体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

比如唐诗中着名的《近试上张水部 》,作者朱庆馀用一位新娘子的口吻写下了“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达了自己对科举考试的忐忑之情。

再比如中唐时,割据藩镇的李师道欲图收买张籍,张便作了《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用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立场坚定的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

这位公族以女子思念良人的口吻写下这首诗,就是婉转地体现了自己不受魏侯重视的境遇,表达了自己欲为国家出力、建功立业的心情。

众人又是一片喝彩。

作为从小接受《诗》的熏陶的魏国公子,魏缓自然听懂了其中之意,但在这种场合,也不便露骨表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最强兵王在元末

深山孤魂

崛起明末1616

小小千佛山

抗日之特战兵王

寂寞剑客(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