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邯郸邯郸,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八十五架炮车。此类炮车主要抛掷石弹和火弹,通过一根长长的力臂,由数十人一起拖拽绳子发力,其威力尽管不容小觑,但与后世的回回炮却不可同日而语。

一百五十架云梯车。云梯车有别于简陋的云梯,简易云梯是一根长木,中间穿插木棍,形成阶梯。而云梯车则是在底部建有固定装置,云梯也是更易攀登的常规梯子。云梯车底部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面对高大的城墙,还可进行折叠和升降。

十台井阑。井阑是一种高数丈的大型攻城武器,居然是提倡非攻的墨子发明的。简单说就是一个可移动的箭楼,底下安上滑轮,井阑居高临下移动射击城楼上的守军。

六十架渡濠车,用于渡过宽阔的护城河。

另外还要若干木幔车、撞车等。单兵防护器具也进行了加固和升级,攻城的石弹、油脂和火弹为一次大型的攻城战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战国的清晨来得早,随着一阵密集的鼓角声,魏、韩、卫三国联军有序步出军营,簇拥着高大井阑缓缓向前移动,直到到达赵军射程距离。

翟徒一声令下,八十五架炮车推出队列,士卒装好石弹、火弹,鼓声一响,漫天石弹、火弹划破晴空,带着滚滚浓烟砸向邯郸!

赵军在城墙上支起牛皮幔、麻布幔、木幔进行阻挡与缓冲,石弹击在遮挡的皮幔之上,冲击力大大放缓,减少了对城头人员的杀伤力。

一部分石弹砸在城墙之上,砸起一阵阵灰尘。战国时期的城墙都是夯土城墙,如果集中对某段城墙用炮车进行攻击,有可能击毁一段城墙,但其威力有限,不是后世回回炮那种水平。

尽管如此,铺天盖地石弹、火弹也给守城赵军造成不小的损伤,部分城墙受损,烟火此起彼伏,受伤士兵不断增加,城中房屋也出现了损毁,并在局引发了大火。

荀欣在亲兵的盾牌防护下,在城墙之上来回走动,部署防护,修补受损城墙,安排伤员抢救。

一枚石弹飞来,将荀欣身边的亲卫连人带盾砸飞出去,重重地落在城墙之下。

荀欣顾不得回头看一眼,快步继续向前行走。一枚火弹穿过皮幔的缝隙砸在城墙之上,瞬间引起大火。整个城墙之上哀叫声此起彼伏,呼喝声声嘶力竭。

翟徒眼见石弹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次下令击鼓,士兵推着井阑、木幔车、撞车、云梯车开始向邯郸城墙推进。

弓弩手在长盾的掩护之下,向城头发射出一轮一轮的箭雨,对攻城部队进行掩护。

井阑进入射程之后,集中对城门处、或某处预先设定的突破口进行居高临下的射击,努力消灭城墙上的有生力量,为攻城部队营造条件!

渡濠车抵达护城河边,在盾牌手的掩护之下,开设架设渡桥。面对邯郸城宽大的护城河,渡濠车做了折叠和拉伸处理,固定好一部分后,可以将折叠部分放出或向长拉伸,直到完全架好渡桥。

木幔车顶着箭雨,在车内士兵的推动下,一点一点向城墙移动。

云梯车在士卒的推动向不断前行,还有士卒抗着普通云梯也在冒矢前行。

一场惨烈的攻城战在战国的清晨拉开了帷幕……

战鼓隆隆!喊杀震天!浓烟弥漫!血肉横飞!

邯郸!邯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