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白圭献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子?大喜:“不知计将安出?”

白圭道:“此事关键之人,在于韩使端氏君,公子只需说服端氏君,则满盘皆活。”

公子?道:“?也知端氏君重要,然其触忤君父,被下天牢,此事该如何解之?”

白圭道:“赵人智浅,暴力挟持,则秦公子必不信赵;魏与秦有西河之仇,秦公子顾虑秦人感受,必不信魏;韩与秦短期内无利益之争,韩使端氏君与秦公子连有甥舅之亲,故端氏君乃公子连唯一可信之人。”

公子?点头称是:“先生洞若观火,然君父欲求魏利,此局如何破之?”

白圭道:“昔者,郑庄公好朱色,凡衣朱而舞者,皆受厚赏;凡衣杂色而舞者,则面露不悦。伶人闻之,皆衣朱而献歌舞,庄公大悦,众人俱得赏。然人不曾变,赏赐异也。”

用寓言方式来说理,是战国时期的一大特色,庄子、韩非子的文章中,经常是先给你讲一个故事,然后再解释其中道理。

在这些寓言故事中,人物往往是真实的,故事却不一定是真实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明道理。

白圭给公子?讲了一个郑庄公喜朱衣的故事,凡穿着红色衣服表演的伶人就受到了庄公的喜欢与赏赐,穿着其他颜色衣服表演的节目就不受待见,后来大家争相穿着红衣表演,结果大家都受到了赏赐。

其实前后都是同一伙人,因衣服颜色的不同,而享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

公子?若有所思,但仍懵懂混沌,搞不清这位白先生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

白圭道:“今,端氏君,朱衣也;公子连,庄公也。庄公好朱衣,连信端氏君。端氏君若为韩臣,则韩有利;端氏君若为魏臣,魏亦有利!”

公子?悄然大悟,郑庄公喜欢红衣裳,那么穿绿衣、黄衣、紫衣者都换上红衣赏,就能受到同样的赏赐。

公子连目前只信任端氏君一人。如果把端氏君变成为魏国之臣,那么魏国不就顺利插手归秦之事了吗?公子连感激端氏君就是感激魏国啊!

公子?又问道:“请教先生,若端氏君不愿臣服于魏,如之奈何?”

白圭道:“端氏君此刻身陷囹圄,有性命之忧,公子若能活其性命,再封之高职职,焉有不受之理?”

公子?又面露难色:“端氏君在魏,寸功未立,若赏以高爵,恐君父不准,群臣不服啊!”

白圭道:“韩封端氏君,名声煌煌,但韩侯未赋其一兵一卒之权。韩既可为,魏亦可为。虚职高位,有名无实,可赏金珠财货以迷其心,不与半分权柄以防其变,此君主之术也!”

公子?道:“若端氏君忠心于韩,拒不受封,该当如何处之?”

白圭道:“某闻端氏君在韩,颇好财货。且公子连归秦,所需资费不菲,公子可以重金赏之,事必成矣!”

公子?道:“善!只怕君父不赏,如之奈何?”

白圭道:“君上不赏,公子自赏之!丹愿助公子一二。”言毕微笑不已。

关于小钱钱这些事,对白圭来说都不是问题。

公子?也会心一笑:“先生妙计、妙计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