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6章 攻其左岸,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鲁阳公不愧是军旅出身,指挥着两路楚军,沿汝水两岸,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固然受到俱酒部署的阻击阵地的影响,车兵进展不快,但四万楚军打得非常顽强,充分展现出来了泱泱大国应有的军事水平。

战斗开始时,俱酒直扑前线,而吴起以化名居于中军司马的位置,心惊肉跳地看着前线传回一份又一份军情札册。

俱酒的战术打法,将“以奇制胜”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正所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截流、沉舟、水淹、诈取、避实、就虚、奔袭……每一步都走得险如临渊,每一场都胜得酣畅淋漓。

吴起是兵学大家,中国历史上孙子、吴子向来相提并论, 双双被奉为兵学圭臬。

但吴起的研究方向偏向治军,所谓“兵不在众,以治为胜”。后人评价孙武与吴起,“起之书一乎正, 武之书一乎奇”。这也是吴起对俱酒这一系战斗战术看得心惊肉跳的原因。

当然吴起的造诣不仅仅限于兵家,他还有一颗改革社会的高尚心灵,对国家治理、社会进步有着澎湃的热情。

面对俱酒这位小兄弟的战术战法,吴起有一种眼界洞开,豁然雾散的感觉,每一战、每一策、每一步、每一回,都令吴起叹为观止,顿生惺惺之念。

吴某当此年纪,尚在混沌之中。仅此一点,吾不如也!

看来,吴某的眼光没有错,当初在西河与俱酒一见如故、约为兄弟,实乃今生幸事。

这就是英雄惜英雄,如果是小人,则会心生嫉妒,暗中下绊子。

这两天,吴起又认真钻研了鲁阳公和阳城君的战术打法,对楚国的陵师作战方式也有了新的了解和观感,这为他未来入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将来的改革楚军提供了第一手的实战资料。

楚军有四万余兵力,且全部是县卒性质,县卒是楚国的地方君,对县公和邑守的忠诚度极高,故而当鲁阳公和阳城君亲临战场,指挥作战时,县卒打得很顽强。

而韩军目前只有三万余人,统一由官职最高的沈无损临时调配。韩军本身兵力就不占优势,再加上老沈只能镇镇场子,具体的战术战法还是下面几个校尉商定。

前期通过层层挖壕阻击,迟滞了楚军的进攻速度,但一旦短兵相接,韩军还是略输一筹,故而节节败退。

沈无损一面派出斥侯向俱酒加急求援,一面盯上了吴起。

老沈曾亲见俱酒对吴起尊敬有加,战事一起又委以中军司马之职,就前期战备做了大量工作。

因而老沈断定此人必定也是个深谙兵事之人,于是就约请吴起相见,就当前战局求教意见。

这,就让吴起很煎熬了!吴起是“精楚”人士啊!现在老沈向他求教御楚之术,这不等于打吴起的脸么!

但楚国之前对自己爱答不理,导致俱酒怒而兴兵。自己又身在韩军军营,不给点意见也是说不过去。

吴起其实是看出了楚军的破绽所在,那就是:两路分兵!

楚军的盘算是汝河水浅,一方但有战事,另一方即可涉水相救。

吴起惜字如金地给老沈提出一条对策,四个字:“攻其左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最强兵王在元末

深山孤魂

崛起明末1616

小小千佛山

抗日之特战兵王

寂寞剑客(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