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0章 三大发明,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儿良提出的不是作战问题,全部是后勤问题,仅凭这一点,俱酒就断定此子不得了,心中筹算整个大局,眼光放在战场之外,这特么的是帅才啊!

俱酒命令儿良立即前去整军,命令相作符前去动员相氏五百族人,自己则和田系躲到室内,开始了神秘的嘀嘀咕咕。

针对儿良提出的山地作战的难题,俱酒给出的答案有三,均需要借助田系墨匠堂的妙手巧思,去化腐朽为神奇。

其一,针对军粮不易携带,山中不易烹煮等难题。俱酒给出了“炒面”这一经典的军粮解决方案。

战国时候有没有炒面,俱酒并不了解。但他清楚的是,在部队时期的军史课上,教官大讲特讲,“炒面”作为一种军需用品,在朝鲜战争中立下了赫赫奇功,帮助志愿军打败了吃着罐头的美军。

南郑、安康一带以稻米为主要农作物,同时也有一些杂粮,而俱酒带来的军粮中菽豆占了大多数,没办法,这都是唐社磨豆腐换来的。郇阳城中有一定的粮草储备,原料不成问题。

俱酒将炒面的制作原理和田系大概一讲,特别强调了杂粮、米的三七配比,确保口感;加入极少食盐,维持身体必要所需;注意炒制火候,九分熟即可,全熟就糊了!

田系立即心领神会。俱酒又绘制出一种细长的粮袋形状,让田系去制作。方便士兵随身携带,可装七至十日的炒面。理论上讲,可以支撑到打完这一仗。

其二,独轮车,解决山道崎岖、运输不便的问题。

独轮车算是中华历史上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说它就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的原型,此事莫衷一是,暂且不论。

独轮车以一个车轮为支撑点,巧妙地利用了重心法则,杠杆原理等科学,将部分力量分配于机械之上,堪称人类交通运输史上是一项重量级的发明。

从最初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里,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广大农村、工地,独轮车都在广泛应用,直至世纪末才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特别是穿越者所处的战国时代,在交通极度不便利的情况下,独轮车与头顶、手拎、人抬、肩挑、肩背相比,承载力大过数倍至数十倍,特别适合于羊肠小道、狭窄田埂和崎岖山路,与山地简直是绝配。

田系看着俱酒所画的结构图,虽然一目了然,但还是心里紧张,主要是时间太紧,自己此次东进郇阳,目的是代表墨家,迎接少子西进南郑,带的墨匠也不多,怕赶制不出来。

俱酒灵机一动,战国时代的制车术相对成熟了,车轮的部分,可以拆借战车或民间车辆的先用着。重点做好车架部分即可。

俱酒特别向田系强调,注重零部件的规范化制作,这是批量生产的前提。当然,进一步统一度量衡,才是规范化、批量化的基础,目前时间太紧,自当容后再议。

第三,溜索与滑轮。溜索过江、过河、过峡谷,是山区民众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多长期?直到现在有的地方还在用。

溜索不仅可以过人,而且在材质保证的情况下,车马等都可以溜过去。

在钢丝绳没有产生之前,山区人民可用藤、竹、草等编制结实的溜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制作一个可靠的滑轮,既可提高速度,也可减少对溜索的磨损。

田系接下任务,但担心人手不够,俱酒立即将郇阳县吏叫来,命其全力配合田系,尽快完成任务。

田系带领的墨匠们,立即开始了忙碌的研制工作。首先制作出了符合人体力学结构的炒面袋,由县吏下令让全城妇女开始缝制。

影视剧中的志愿军炒面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附身吕布

王不过霸

东晋门阀

钢指戒

明策

月下哈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