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4章 南郑画报,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郑画报》创刊号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制作,终于正式印发了,俱酒命令印刷三千份,免费向全社会发放。

画报要求发到每所义学、每座村庄,另外要求每个乡村都要建立起阅报栏,将《南郑画报》张贴在上面,供全体居民阅览。

画报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极大地缩小了民众阅读理解成本,可以说老幼妇孺,不用考门学习,都能看懂。

一时之间,南郑画报,成为战国这个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的新鲜事,无论城镇乡村,田野山梁,画报的内容成为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甚至有人添油加醋,夸大其词,更增加了传播的效果。

尤其是那一对种粮织麻的老夫妻,成为南郑的风云人物,十里八乡的农夫野老都纷纷上门取经,求教种田织麻的经验和技巧,令老夫妻受宠若惊,应接不暇。

以后每期画报,都有一定的篇幅关于普通人、普通学生、普通士兵、普通手工业者的工作生活,这个栏目也成为最受民众喜爱的栏目。

每次大家都像猜盲盒一样,猜测这次谁家的谁谁谁又上报纸了,然后被报道的人就成为了南郑的社会热点,其居住、工作、学习的地方也成为了广大民众的打卡地。

画报关于昔阝国三王子符溪潇受到优厚待遇的消息,也在青氐人中引发热烈反响。

目前,符溪潇俨然是他们这些人的代言人,三王子受重视就是氐人受重视,从而令这些氐人更加安心地从事生产劳作,共同建设“兼爱”的南郑大家庭。

画报关于“八部十五营”篮球比赛的报道,在各部军营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对在汉水军校举行的这次比赛津津乐道、啧啧称赞,对胜负的关键球、裁判的判罚、精彩的加时赛等反复咀嚼,不断回味。

同时也激发了各军营以篮球为载体,抓基层、打基础、大练基本功的热潮。

《南郑画报》创刊号的大获成功,令俱酒及参与制作画报一干人等大受鼓舞,立即搜罗了一批好手,组建了以俱酒为总编辑的南郑报社,对报纸进行专业化运营。

从最初的一月一期,到后来的半月一期,每周一期,《南郑画报》已经成为俱酒治下南郑小社会的重要精神食粮。

若某一期因故迟发两天,都会引得部分民众到报社门口探听消息,一个个翘首以盼,如饥似渴。

俱酒亲自担任报社总编,就是看到了在这个“诸子思想丰富、大众文化贫瘠”的年代,做好大众型传媒,对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如果做得好,一份报纸、一张好图、一篇好文,可当十万雄兵。

在其后的日子里,俱酒逐渐加深了舆论的引导,将“天下尚同”的理念逐步向民众灌输,明确提出了“诸侯不死,动乱不止”的光辉论断。

南郑社会的思想得到了逐步的统一,民心军心得到了空前的凝聚,俨然成为铁板一块的团结型社会。

在面向普通大众的《南郑画报》基础上,俱酒又编辑了纯文字版的《南郑学报》,供有一定文字基础的知识分子研读;

编辑出版了《汉水军报》,供军方学习和研讨。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舆论宣传矩阵,筑起了牢固的舆论宣传阵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