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5章 各怀心思,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有俱酒心知肚明,战争与和平始终是共存的,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战争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永远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

俱酒的伐氐之战,高举“解救野人同胞”的义旗;伐蜀之战,高举帮助弱国王子符溪潇复国的大旗;接下来的伐巴之战,自然就要高举帮助充国的大旗了!

这一切,都是遵循战国时期“师必有名”的道德准则,堵住包括墨辩们在内的天下舆论的悠悠之口。

使每一场战争保持“兵出有名”,俱酒完全做得到。

充国国君邀请纵目王入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风长丁和终垂典的耳朵里,两位原蜀国重臣,紧急碰头,商议军情。

风长丁这段时间肠子都悔青了,当初葭萌与小蜀王两方,都看重自己手握重兵,各种拉拢。

风长丁非常明白,自己在这场乱局之中还有点分量,并不是因为自身能力有多高,而是手中有重兵。

但风长丁精明得过了头,在两股势力当中待价而沽,结果没想到蜀国形势急转直下,自己在其中错失良机。

其实目前,风长丁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投降纵目王。但终垂典在军中,风长丁不得不考虑这位蜀国末代相国的意见。

风长丁一脸痛心疾首状:“山河异色,故国不堪,终相啊,六万蜀中子弟,何以家为?”

人都跑了三分之一了,风长丁还把六万之数挂在嘴边,何其讽刺!

终垂典这些天也不好过,他一直活在难过自责之中。他高度怀疑自己拥戴葭萌称王,成为压倒蜀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了蜀国的最终覆灭。

在这种高强度的心理压迫下,终垂典眼见地衰老了,一脸憔悴,满身沧桑,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终垂典思虑一番道:“太尉与某,俱皆蜀国忠臣,安肯委身事贼?终某认为,不若暂时降巴,以图东山再起。”

风长丁本身就是投机分子,可不是什么蜀国忠臣。他知道连别元邦这种级别的大佬都投降纵目王了,且别元邦的十方邑与郪邑两处封地丝毫未损。

风长丁意图归降纵目王,趁自己手中残兵还有点价值,换取自己利益不受损。

到这个阶段,他再也不敢提什么“利益最大化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住良机,就像后世不是每个人炒股都能卖在最高点。能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就不错了。

风长丁不想降巴,也有另外的考量。这些年来,他风某可是在巴蜀战争中真刀真枪地打过血仗的。

这些年来,死在他风长丁手里的巴军、巴民,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就在前不久,他指挥军队水淹巴军中路军,两万巴军,全军覆没。

估计巴人把自己都恨到骨髓里了,怎么能选择投降巴国呢?

“终相,蜀巴世仇,恶斗连年,积怨颇深,降巴不仅自身难保,六万子弟也可能惨遭杀戮啊。”

终垂直典却不这么想:“太尉,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之前蜀巴相仇,而今纵目王方是最大威胁。”

“纵目王既得蜀,复望巴。纵目王一发兵,巴王头须为白!我等此时归巴,如扶危墙,若救溺水,巴王焉得见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最强兵王在元末

深山孤魂

崛起明末1616

小小千佛山

抗日之特战兵王

寂寞剑客(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