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8章 郡县制,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封少水,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俱酒也向往这种方案,但这是要以绝对实力为基础的。如果老子有机枪、炸药、大炮,老子根本不需要和天下诸侯玩这么我心眼子,一个字,降维打击!平推就完了,碾压就完了!

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俱酒道:“此策不妥,巴蜀自立之日,便是七国攻伐之时。”

天下诸侯虽然各怀鬼胎,但对付一个不在同一个碗里吃饭的人,那还是会联手打击的。齐国吞并宋国,都换来五国伐齐,何况自己是个新兴的政权呢?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埋头种田,自立为王无异于封死了这条崛起之路,将会变得兵连祸结,干戈扰壤,无一日之宁日。

卫鞅道:“中策,公子本是姬姓宗亲,晋国公子,重回周室,继承晋国大统,无有不可。”

俱酒断然道:“此策亦不可行,君父尚在,晋国犹存,俱酒若自立为晋,难逃天悠悠之口。”他又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卫鞅:“韩赵魏岂容得下晋国崛起乎?”

俱酒的判断没错,他让太子之位于弟弟公子至,就是要他扛着晋国的大旗挡枪,自己好悄悄地猥琐发育,这个时候再接过晋国大旗,自己不想,估计韩赵魏三家也坚决不干。

卫鞅道“下策,公子另立国号,或可称蜀,亦可称巴。”

俱酒对这三策基本都不满意,卫鞅作为战国人物,显然并不能摆脱这个时代的思想禁锢。这些要求与穿越者心目中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

有些事情,还需要自己拿出穿越者的先知之明,乾纲独断,顶层设计。

俱酒也看得出来,卫鞅虽然没有明言,但他骨子里头,仍然向往冒着成为“从龙之臣”、“开国元勋”的欲望。

这些要求不能不满足,俱酒于是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

俱酒道:“巴蜀之地,崇拜纵目王。某之意,暂以纵目王自称,设立新政,理顺朝纲,封赏功臣,富国强兵。国体、国号之称,暂且搁置。对外,则以蜀自称。”

俱酒这个计划也不算是个成熟的方案,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安排。他还在等待时机

卫鞅欲言又止:“臣遵命。”

俱酒又与卫鞅讨论了政治体制与军队体制,最终制定出一整套巴蜀之治的方案。

政治体制方面,全部国土实行郡县制。

根据新政权目前的领土范围,建立蜀郡、巴郡、南郑郡、吐费郡四郡,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若干县。

蜀郡最大,巴郡次之。

南郑郡之所以没有改叫汉中郡,是因为楚国尚有一个汉中郡,俱酒不想因地名引起纠纷,影响自己继续种田。

吐费郡的安排其实有些勉强,但俱酒为了安抚北部氐人,也为了感谢符溪潇的归附之恩,做出的制度性安排。

另外还保留了几个国家式的地方政权。

充国继续保留,毕竟攻打巴国就是以帮助充国为借口。但此时的充国目睹了纵目王摧枯拉朽式的战斗速度,已经瑟瑟发抖。

末代蜀王封在十方城,末代巴王封在僚城,这两处都具有一定的自治性质,相信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消失在历史尽头。

郡县制由中央垂直管理,郡县官员由俱酒直接任免,使用流官,实行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郡县制的推行,彻底阻断了春秋战国时期“世卿制”的弊端,完全终结了“分封制”的继续蔓延,新政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