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ehlei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世家的虚伪,我想宅在初唐,Ruehleia,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丫被安排进了小学,与弟弟妹妹同在一个班级,如同她弟弟妹妹一样,老师也给她取了名字:林笑。姓是她父亲的姓,她只记得父亲姓林,乡亲都是老林老林的叫,老师给她取名林笑,也是寓意她以后能笑口常开,二妹林萍三弟林安,三人都平平安安。

林笑入学了,可是课程落下了很多,老师找来了她的弟弟妹妹,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你们的姐姐为了你们做了那么多,现在课程落后了,你们身为弟弟妹妹,是不是要回馈下姐姐?她落下的课程,你们回家的时候就好好帮她补课,让你们也做一做老师。”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弟弟妹妹都不是不知恩的人,特别是老师说他们也能当姐姐的老师越发的兴奋,一直都在点头应许。

李宽也到学校看望了林笑,但没有寻她说话,只是在老师的指示下远远的看了下,看着操场上恢复活力小女孩,李宽满意的笑了。知道林笑现在的生活都安排后,李宽也就不再担心,在老师的带领下四处参观。看着操场上玩耍的孩童,听着教室里郎朗的读书声,李宽又怀念起了前世小时候,上课传纸条,下课玩游戏,放假到处野。

越想越开心,吩咐老师一定要教导好这些孩童,特别是作业要多布置一些,让他们多学,然后开心的大步跨前继续自己的街溜子生活。李宽今年也七岁了,按理应该也该进学,虽然李宽怀念自己读书的时候,但让他重新入学体验,他打死也不干。要是有人敢跟他说桃源城的规定是六岁必须入学,那他会告诉你,他在桃源城是有特权的,谁敢让他入学,他就敢弄死谁!

涌入桃源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各部门也基本打到了满员状态,新来的人口虽然也给了三个月的安家费,但找不到工作三个月后又得喝西北风了。建设部陈立也提议到要不把城墙建立起来,城墙建设需要非常多的人手,刚好招募这些人,桃源城虽然有了军队,但面对没有防备的桃源城兵力捉襟见肘。

这个提议被否定了,李宽觉得,按照这个进度,用不了几年,应该有能力制造火铳,那时城墙的意义就不大了。多出来的人,就分到矿区和开荒,反正这两个项目人口需求没有上限。李宽没有解释,没有告诉他们火铳的事,陈立非常不明白他否定城墙的原因,但谁让他是头呢,强行安排下,也只能听从命令。

想到了火铳的事,刚好最近闲的要死,就‘研究研究’黑火药吧。听闻毕业班已经考核结束,李宽计上心头转头前往学校,拿到了这次考核成绩。小学的毕业考核,也就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项,实行百分制和老师的日常评分。李宽看了这一届的分数,十分满意学校的教育成果,每科都没有低于九十分的,满分的也不少。李宽从数学成绩中挑选了十名成绩最好的,李宽打算研制黑火药的时候,直接就对他们开始物理、化学的培训,将他们作为未来大学的老师预备役。

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都需要有非常强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数学成绩好的,这两项都不差。李宽培训的那是一个轻松,看他们并不吃力的样子,李宽增加了高级数学这一门课程,当然,李宽还是在平台灌输的知识,他原本就不会,无论是现在还是前世。十名学生不再进入中学学习,而是一直跟着李宽学习,直到新大学建设好开学后,经过李宽的考核合格直接进入大学任教。

前三个月,李宽一直在给他们灌输知识,没有让他们动手实验。这其中的学习压力,不是小学能比的,看着他们废寝忘食的高压状态,同届的其他毕业生也不再嫉妒,有的只是同情,只是他们没发现自己的心里的那丝丝羡慕和向往。

三个月后,李宽开始带领他们做最基本的初级实验,玻璃器皿李宽在之前就已经安排玻璃厂赶制,如今已经可以使用了。出乎意料的是,玻璃厂还按孙道长手中的显微镜,制出了第一台桃源城自产显微镜。这让李宽高兴之余,再次给了重赏,并购买了望远镜,眼镜等技术给了玻璃厂,让他们自己好好研究。不要担心玻璃厂看不懂技术图纸,厂长刘洋本就识字,手下员工识字的也不少,之前在冶炼厂就已经习惯了技术图纸。

不提玻璃厂,李宽这边实验教学很顺利,他带着学生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元素之间的反应,了解了反应关系,早已经沉没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自拔。之后李宽就没有盯的太紧,下了最严厉的实验室规章,让大家务必遵守,否则永远丧失进入实验室的权利。黑火药的配方也随之交给他们,作为李宽布下的作业,时间不定。

实验室坐落在深山里,还特地跟平阳说了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让她安排了士兵全天守卫,反盗外主要是担心不明情况的人进入,碰触到实验品造成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

火药的事情已经安排给学生,枪管和木托等部件,李宽丢给了锻造部了事,他们有冲压机,枪管也不需要膛线,这些对他们来说就是小事。

都安排妥当,李宽的心思就都放在了教学上面,根据他们的特长,各自分配了学科,如果觉得自己时间还有空余的话,再多选另外的学科,李宽也不介意。你们想学,我就教,但要注意多嚼不烂!这就是李宽给他们的警告。

贞观二年九月,旱灾彻底爆发,关内道的百姓在六月多就开始了南逃,河南道的百姓基本被李宽洗劫一空。但长安附近的灾民,李宽不能明目张胆的拉人,只能一点一点的忽悠,尽量不让人发现,所以楚州和余杭的输运工作渐渐缓了下来,每天运送的人口都达不到百人。

太极宫内,李世民正指着大臣大骂:“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关内道旱灾,都如此严重了才上报,节度使呢?干什么吃的?”

“房玄龄!”

“臣在!”

“关内道旱灾,河东道那么近,肯定也会有影响,他们有上报吗?”

“启禀皇上,没有接到河东道的信息。”

“给朕八百里加急,让山东道上报。另外调集山南道淮南道河南道,所有粮仓开仓,把粮食运送长安,安抚关内道难民!”

“臣遵旨!”

…………

听着李世民安排任务,旁边却有人暗道不好。御史大夫王谕,在听到河南道开放粮仓时,心里就说完蛋了,粮仓里的粮食都被王家运走和其他世家分了。想要在让还回来,不说其他世家,王家没一个会同意,只能想想办法,没(mo)了这批粮食。王谕突然想到,前年的山火,要不再燃一把火烧了粮仓,就说粮食没了?恩,等等回去找其他家一起商量商量。

退朝之后,王谕喊来了其他世家的代表,将今天早朝李世民的决定详细说明,末了将自己的打算也告知其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秦傻子,开局监国震惊祖龙

丛林霸王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君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