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刮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53 章 第五十三章,张公案2,大风刮过,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燕修问:“为何会相遇?与蔡府大火有什么关系?”

卓西德又顿首:“是罪民的错!罪民说得含糊,这就从头招来——十四年前,罪民与贺庆佑为了赚钱,一起凑钱买了个推车,去官道上摆茶水摊。”

桂淳露出诧异神色:“卓老板与贺老板当时都正壮年,怎的想起做茶水铺生意?还是合伙。这买卖也无需多少本钱,为什么不与你媳妇自家人摆一摆?妇人做这些,细致干净,自家孩子也能帮忙。不比和外人搭伙强?”

卓西德苦下脸:“回大人的话,说来惭愧,罪民的娘子擅做针线,接些活计贴补家用,那时比罪民挣得多。可罪民一个大老爷们儿,靠娘子养,忒不像话。罪民没什么手艺,打小就靠卖力气吃饭,当日虽年纪不算老,但身板力气已比不得十几二十岁的小伙了,肩上腰上腿上也都落了伤。托赖老街坊照应,仍有活做,可岁数越大,活越少,终不是长远之计。我家娘子眼睛也渐渐不太好使,家里几个娃需养。诚如大人所说,茶水摊买卖,本钱少,无需什么手艺。只是罪民一个汉子,在城里摆摊,肯定比不过那些老弱妇孺。斗胆大不敬地拟举个例子,譬如大人在城里逛,渴了想吃茶,见着两个茶摊,一个的摊主是罪民这样的汉子,另一个摊后站着个干干净净的小老太太,大人会照顾谁的买卖?世人都心善,怜贫扶弱。所以罪民想,在城里摆,怕是争不过那些个奶奶老妈妈们,倒是官道上好做买卖,衙门又不会特意跑那地方去查摊收税。只是郊外道路上,总归有些险,正好贺庆佑也在盘算着做个小买卖,我俩琢磨着,先搭伙试一阵儿,互相照应。”

桂淳点头:“这么一说确实挺合理。你跟贺庆佑那时关系不错?”

卓西德应道:“禀大人,罪民与贺庆佑早年一道在李家粮行做过工,那时处得跟亲兄弟一样,只是没磕头拜把子而已。贺庆佑年轻时比罪民长得俊俏些,他又会说话,甚得姑娘欢喜,一来二去,竟被粮行对门的醋铺管仓库的老苗家闺女瞧上了,就是他现在的娘子。老苗本想让闺女嫁到醋店老板家当媳妇。老板两口子也中意这姑娘,得知此事十分恼怒,跟粮行这边说贺庆佑品行不端,因罪民与他处得好,竟同他一道被粮行撵了。他早知道自己可能会被撵,已找好了下家,改到酒肆做。但他没料到我也会被撵,酒肆只有一个人的空缺。被撵之后,他有活做,罪民却没有,实话说,那时心里确实生了点怨气,渐渐和他远了。”

桂淳咂舌:“既是兄弟,被他连累,与他共苦,他却自家找了退路,不能同甘。确实不怎么厚道。若搁我身上,心里或也不能得劲。”

卓西德苦笑:“唉,当时贺庆佑家兄弟姊妹多,家在城郊屋子小,罪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长姐早已嫁人,还常贴补家里。他隔三差五到罪民家吃饭,有时候就住下了。这事之后,他可能也觉得有点尴尬,再则酒肆那边管吃住,听说苗家姑娘又会塞给他些体己,他也不往我家走动了……”随即又请罪,“罪民将话扯远了。”

桂淳道:“没事,此处非公堂,只有柳大人是正经的大人,吾与燕兄都是当差的,问问话而已。尽可想到哪说哪。”

柳桐倚接着开口:“方才询问贺老板时,他说昔年十分困苦,既是娶了殷实人家的女儿,怎还会如此?”

卓西德轻叹:“禀大人,当年罪民与他远了之后,他的事儿,知道的就不多了,恐也未必符实。大人再去问询他更准。”

桂淳道:“没事,你只当闲话,先同我们叙叙。”

卓西德抱拳一揖:“这些真是罪民别处得知的,望诸位大人千万莫当切实——据说,苗家闺女后来死闹活闹跟了贺庆佑,老苗声称不认这个闺女,但醋铺老板跟老板娘心里肯定还是不高兴。老苗的两个儿子也在醋铺做事,都说只当没这个妹妹。然而没两年,苗家爷仨都不在醋铺了。于是贺庆佑跟他老岳父家仇怨更深。老苗的两个儿子并儿媳满城说贺庆佑两口子是扫把星,还说得蛮玄乎,什么请京城的仙师掐算过,苗家闺女上辈子是一蓬草,贺庆佑是根棒槌,棒槌跟草绑一块儿,可不就成一把扫帚了。”

桂淳哈地一笑:“还能这么算?忒扯了。”

燕修淡淡道:“无稽谣言。”

卓西德再叹:“当年县里的人听了也都觉得扯,却架不住苗家儿子媳妇成天说到处说。像贺庆佑在酒肆里做事,手滑打个碟子碎个碗肯定会有,酒肆的生意也不能天天月月都红火,但一有什么事,人家不由得就想到他头上。所以他到哪做事,都做不久。他想自己整个小买卖,贩点干果之类的,亦赔了。他娘子带过来的一点嫁妆也不剩下什么了。据传他岳母倒是挺疼闺女,常偷偷接济他两口子。几年后,老苗得了病,瘫在床上,两个儿子都不愿管,倒是贺庆佑这个女婿上前伺候,端屎端尿,服侍几年直到老苗归西。街坊邻居开始夸他孝顺,这才名声转了过来,又能找着活做。”

桂淳道:“如此看来,孝敬老丈人真真蛮合算。”

卓西德顿了一下:“罪民觉得,贺庆佑服侍他岳父,并非为了名声做作。他有些行径做派,罪民确实不赞同,但在孝字上,这人真没得说。他没钱时,他娘也是他在养,他大哥不怎么管。姐妹嫁了人,更不会问了。岳家这边,老苗过世后,他跟他娘子没落着什么财物,还被大小舅子怀疑拿了什么,又吵嚷一顿,要闹上衙门,只是这回街坊都不说苗家两个儿子的理,他才能摘干净。他岳母被闹腾一场,也病了,没几年就追随他岳父去了,从病到过世,又是他两口子伺候的。他有钱后,待自己的兄妹不错。苗家那边,他娘子的妹妹妹夫也得他家帮衬不少。”

柳桐倚颔首:“有孝心又帮扶家人,不多计较,贺老板甚有品德。”

燕修瞧着卓西德淡淡道:“你如此多言他长处,亦很有情义。”

卓西德忙又俯身:“万谈不上情义二字,只是大人们问及,罪民定要如实禀报。”

燕修仍慢条斯理地道:“某并无他意,卓老板无需慌乱。你说了许多,尚未谈到你与贺庆佑何时重修旧好。”

卓西德战战兢兢作揖:“罪民跑题太远,大人恕罪。罪民跟卓西德先前只是不大走动了,一直也没算翻脸,见面依旧笑笑打个招呼。他成亲添丁罪民都送了礼,罪民娶媳妇有娃时他也来了。之后因住得远,平日里各忙生计,不怎么能碰见。竟是在开茶水摊之前,才又多联络。”

半晌未出声的张屏开口:“一起开茶摊,是卓老板的主意,还是贺老板的主意?”

卓西德道:“实不相瞒,是罪民的主意。罪民那时候腰伤犯了,思虑着年纪渐大,不如趁精神头跟身子骨尚不错时,早做其他打算。我娘子原想等闺女大了,或有了儿媳妇,娘几个一起开个小裁缝铺子,但罪民觉着,我毕竟是个老爷们儿,哪能自己在家躺着,让家里的妇人抛头露面挣钱。罪民年轻时练过几天拳脚,一开始打算自己做。或带上我家俩小子。刚好那天我去大秃子的跌打铺里按腰,贺庆佑竟也在。我俩床临近,就一边按一边叙旧。他也是肩上跟腰上的伤犯了。罪民知道他做过干果生意,想同他讨些经验,他回忆说,一开始他去摆摊,总卖不过那些小媳妇老太太,于是改成他进货,由他家老太太与他娘子去卖,然他家老太太暴脾气,有人谈价钱,或尝了不买,老太太就把人一顿说叨。结果客不多,总被查税,街面上的地头蛇常欺他家摊子,供货的见贺庆佑不懂行,向他收高价,又老卖他陈货。后来就赔了。”

贺庆佑还劝卓西德,这类摆摊的小买卖看着简单,其实门道挺深,城里的摊贩也多,千万谨慎行事。

“话叙到这儿,罪民顺着说,所以我才想开个茶水铺,两三文钱一碗,不用什么好茶叶,泡茶也不要什么能耐吧。瓜子果脯,饼子面点,稍备几样就行,亦不必多好的。我更不打算在城里做。他便明白了,说但得买壶买茶碗,又要有推车,需不少本钱。若客多了,一个人怕忙不过来。罪民听他的话里有些像想跟我合伙的意思,但我没往那个方向聊。”

第二天,贺庆佑带着酒菜,到卓西德家拜访,说想合伙开这茶水摊。

“他说他家刚好闲着一辆推车,稍微改改就能改成加个炉子能炖茶的那种。他家老太太与他娘子都学过炒瓜子板栗晒果子干之类的。老太太还挺会烙饼做酱煮茶蛋。他家又能在城郊拿到便宜合适的粮食跟果子,罪民这边准备茶壶茶碗茶叶就行。开张前双方出的本钱不论,之后明账均摊,赚的钱五五开。确实是罪民这边得便宜些。我家娘子好针线,可做饭上确实不如贺家老太太,两个大崽子太淘气,不好使唤,虽乃京兆府地界,郊野官道也不是完全太平,确实不如跟贺庆佑合伙合适,罪民就同意了。”

燕修半眯眼颔首:“颇为合理。”

卓西德忐忑地偷眼向上望了望,继续讲述。

一切备好之后,他和贺庆佑遂到丰乐县与顺安县交界的官道上摆摊。

“这么着,一是罪民罔顾王法,大胆想逃税。另一缘故是那时我们丰乐挺穷,算京兆府最差的县。顺安那边在几条大官道的交叉点上,正西、西北、西南几个方向往京里去,都要从那边过,丰乐这里只有一条大官道。往顺安境内摆摊能多些客。那边产茶,茶叶也便宜些,又有名气。我俩那时其实是冒充顺安茶摊。”

燕修再颔首:“十分机智。”

卓西德又俯身:“不敢不敢,实是一些狡诈逐利的小伎俩。”

桂淳和颜悦色道:“多年旧事,应也不会多责你们。继续陈述便是。”

卓西德连应:“是,是。罪民跟贺庆佑有时候来不及回城里,就顺安那边的乡里看地,多赚些钱,顺便找个能遮头的地方睡觉……”

这就和贺庆佑的供词对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小国,发展GDP到第一

赌书赢得缕茶香

重生2000,青梅校花18岁

奋斗老九

论渣攻们重生以后[快穿]

玲子Sama

都市兵王传说

花重楼

重生民国少奶奶

笑佳人

黑月科技

忆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