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游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考校上,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烂柯游梦,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朱雄英吃饭的时候,只见福伯带着一名太监来到朱雄英面前,这名太监对朱雄英行了一礼之后,开口说道:“殿下,皇爷有旨,请殿下带着三位才子进宫觐见。”

太监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他的眼神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朱雄英放下手中的碗筷,抬起头来,他的目光落在太监身上,仔细地打量着他。朱雄英看着眼前这位太监,总感觉有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他故试探性的询问道:“你是李猜?”

杨士奇等人听闻朱雄英这样询问一名太监名字,纷纷你看我,我看你,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堂堂的吴王殿下,怎能与身残之人有交集呢?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但又不敢轻易开口询问。

李猜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殿下,没想到您还记得奴婢。”

李猜,不就是当初自己小住皇宫时,服侍自己的太监嘛。自己还记得当初让蒋瓛赏他二两银子的时候,他死活不敢要的样子。而后,就是皇爷爷带着陶成道来见自己,至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是忘记了。

朱雄英笑着说道:“当然记得,你就是当初我赏你二两银子,死活不敢要的小太监。嗯~,既然皇爷爷有旨意,我这就带三人进宫。”

武英殿

朱雄英先行进入请安并寒暄一阵之后,朱元璋开口说道:“大孙啊,允熥这孩子今年十岁了,标儿想让他回东宫居住,你觉得如何?”于是,朱元璋就将朱标的说辞说了出来。

父亲?这怕不是是那吕氏的主意吧?只是,这吕氏是想要干嘛?允熥这位弟弟,对于她来说,并无太大威胁啊?

朱雄英略微思考了一番,见实在想不通这吕氏想要干什么,也只能说是以静制动来对待。于是,朱雄英回应道:“皇爷爷,孙儿也认为允熥弟弟的年纪也不小了,是有点不宜继续居住在皇祖母那里。允熥弟弟回宫后,也可与允炆多加亲近。”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只是,为何会有此提议呢?孙儿大可接允熥弟弟在宫外居住。”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本就有意锻炼大孙对于那些见不得人勾当的警惕性,而如今听了大孙这么一说,他便知道大孙心中是有一定城府的,将来也一定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

于是朱元璋笑了笑,开口说道:“允熥并非大孙你,将来只不过是一地之藩王。若是因此而去宫外居住,岂不是坏了皇家之颜面?至于这事嘛,这不过是某些人心中的一点小心思罢了。”

朱雄英闻言一愣,皇爷爷这是知道这事是吕氏搞的鬼了?只是他为什么会同意允熥弟弟回东宫居住呢?呃…自己怎么忘记了,这皇宫可是皇爷爷和皇祖母的地盘,这里面发生的事情,又怎能逃脱得了皇爷爷的耳朵呢?难道…皇爷爷这是要准备下一盘棋不成?

同时,朱雄英心里也明白,这吕氏也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布局,而她并不想在皇爷爷面前表露太多。只是嘛,这吕氏以及背后的集团怕是要失望了,这一世的自己并不会早夭,也不会让你们的谋划得逞的。

思绪于此,朱雄英便故作轻松地说:“原来如此。那孙儿觉得,只要允熥弟弟愿意,回到东宫居住也未尝不可。”

聊到这里,朱元璋看了一眼宫外,他对着自己的大孙说道:“他们仨都到了?那皇爷爷我可是要好好的考校考校一番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对于杨士奇等人的才能,他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他也相信这三人能通过皇爷爷的考验。

于是,杨士奇等人在一名太监的带领下进入了武英殿。一见到朱元璋,杨士奇等人纷纷行君臣之礼,下跪行礼道:“草民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并没有第一时间让三人平身,而是看着三人冷冰冰的说道:“咱听咱的大孙说,三位都是咱大孙游历天下之时与之相识的,咱呢,也是从咱大孙这里得知,尔等三人颇具才能。

夏原吉,咱考考你,面对如今之国朝财政,你可有什么良策以解朝廷之燃眉之急否?”

夏原吉面对着朱元璋的虎目,并无畏惧之色,只见他郑重行了一礼,开口说道:“陛下问策,草民不敢藏私。国朝之财政,其实乃是暴元祸害百姓,以及年年征战所致。如今天下归一,陛下竭尽治理,也恢复了几分国力。

财政,财政,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节流无非就是缩小乃至断绝不必要的开支,而开源则是开辟新的税收来源。当然了,草民所说的开辟新的税收来源,并非是巧立名目,增加苛捐杂税。”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夏原吉的回答还算中规中矩,并无什么新颖之处,也没有说明具体的节流以及开源措施,于是朱元璋接着说道:“继续说下去。”

“陛下,依草民拙见,当下应着重发展商业,例如殿下所提及的夜间经济。再者,也需要促进与他国之贸易,例如与我大明关系较好之番邦。此外,还需改革税制,清查土地,避免偷税漏税。”

夏原吉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至于在节流方面,可裁减冗余官员及机构,节省开支。陛下,草民才疏学浅,尚不能廖廖几句说明以上之举措,还请陛下容草民上呈一道奏折给陛下观看。”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江宁新政,虽成效尚不显着,但根据自己大孙的每月奏报,其每月之税银,还是在稳步增长的。至于与他国之贸易嘛,却倒是要好好琢磨一番了,避免那北元从中获利。

“都起来吧,赐座。”说完,朱元璋回到御案落座,等几人一一落座,朱元璋目光转向杨士奇,接着开口问询道:“杨士奇,你又有何见解?”

杨士奇拱手施礼,开口回答自己的谏言道:“陛下,草民以为,除了维喆所言,还要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以提高农业产量。同时,推行教化,培养人才,并开放科举,为大明朝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朱元璋笑了笑,并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转头看向最后一人,接着问道:“那么,铁铉,你呢?又有何见解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秦傻子,开局监国震惊祖龙

丛林霸王

刁蛮小娇妃:误惹腹黑邪王

君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