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一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李婉顺做家宴,推背图之大唐帝国,鹿门一儒,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月初七酉时,袁天纲参加朝会结束后回到袁府,就看到李婉顺正在忙碌着,炊烟袅袅,美味佳肴已准备就绪,只待袁天纲归来品尝。这大概就是袁天纲最幸福的时光,一种家的感觉涌上心头:“巧妇羹汤备,三荤两素美,酒醇飞窗外,何乃迟迟归?”

袁天纲不由地上前右手揽着李婉顺的细腰,左手捋了捋她的发梢,两人四目久久相互凝视。李婉顺羞红着脸,痴痴地说:“袁郎,你回来了!”

袁天纲深情地说:“今日你这个金枝玉叶亲自下厨?”

“你没想到吧!”李婉顺傲娇地说道。

“是啊,没想到我这个当年落魄道士,能有口福吃到今日郡主亲自做的饭。”袁天纲得意满满地说道。

李婉顺看着他的神情,不由地噗呲一笑,故意生气道:“当年在长安街头,我可是觉得你不过是个江湖骗子而已,没曾想命运会把我们聚在一起。”

说完,李婉顺拉着袁天纲来到食床前,指着酒菜说道:“前些日子,你一直在为我和李承文的事操劳,为了犒劳你,我今日特地准备了在东宫时家常的金齑玉脍宴。”

“金齑玉脍?”袁天纲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说,于是定睛一看,食床中央是一道主菜“金齑玉脍”,是以鲈鱼为主料,桔瓣为齑料,盘中倒入少许芡汤,鱼片色泽雪白如玉,贡桔色黄如金,且有柑橘之清香。另佐以糖蟹、鹅炙、蒸鸭、虾羹、香豉羊肉汤、蒸饼、臊子面及玉露团、软枣糕甜点、葡萄酒。

两人在食床坐定,李婉顺专门向袁天纲介绍这道“金齑玉脍”:

“据传,隋炀帝杨广修通大运河,巡幸江南扬州时,在御船上品尝了这道菜,感觉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连声赞曰“金齑玉脍!”从此,“金齑玉脍”成为王公贵族家宴中必备的一道名菜。”

说着,李婉顺用筷箸将一片薄如蝉翼的生鲈鱼片夹起,沾点佐料,送到袁天纲嘴里。

“金齑玉脍,菜名甚美,原来就是日本国的生鱼片呀。”袁天纲噗呲一笑。

“日本国?大唐的藩属国中没有这样的国家啊。”李婉顺疑问道。

“日本国就是倭国。久闻生鱼片是倭国一道国菜,让人们趋之若鹜、如醉如痴。今日品尝金齑玉脍,才知道原来倭国着名的生鱼片是大唐的舶来品。”

李婉顺继续介绍道:“谚语曰:金齑玉脍,橘皮多,则不美;故加粟黄,取其金色,又益味甜。金齑共用七种配料:蒜、姜、盐、白梅、桔皮、熟栗子肉和粳米饭。

具体做法是: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鱠,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鱠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

玉脍在隋代用的是鲤鱼,大唐帝国立国后,因鲤字与大唐国姓李谐音,大唐明律规定玉脍不准用鲤鱼,故以鲈鱼、鳜鱼代替。”

听罢李婉顺的介绍,袁天纲不禁吟起诗句:“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李婉顺听罢,又疑问道:“这首诗又是出自哪里?”

袁天纲微微一笑:“这是九十年后一位叫王昌龄的着名诗人写的诗句。”

“看来你是穿越了吧。”李婉顺相视一笑。

袁天纲尴尬一笑,拿起一樽葡萄酒饮一口。然后,两人开始品着佳肴、饮着美酒。

袁天纲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小细节。李婉顺坐在身旁,口吐芬芳,让人情不自禁。这种香味让他想起了他在凉州赈灾时,曾有一支西域胡商驼队从他身边经过,驼队驮运的货物中就散发出这种神秘的植物香味。

在酒过三巡之后,袁天纲向李婉顺提出了这个问题。李婉顺微微一笑,告诉他:“我的嘴唇上涂有口脂,具体做法是:将红枣剪成小块,再配上麝香和蜂蜜一起,熬煮半个小时就制成了香蜜罐;再将十来种西域香料,如甲香、沉香、丁香、藿香、乳香、苏荷香,将它们碾成粉末,连同朱砂、牛脂放入香蜜罐中,放置一日一夜,就做好了口脂。”

袁天纲听罢,忙拍着额头笑道:“难怪文人骚客常说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原来如此啊。”

李婉顺莞儿一笑。袁天纲喝着葡萄酒,有些醉眼迷离,身旁红颜知己相伴,酒不醉人人自醉。于是,袁天纲一把握住李婉顺的柔曼的右手,闻着沁人心扉的口脂,忍不住侧过身去,深深地吻着李婉顺的香唇,李婉顺也很顺从地倒在袁天纲的怀里。

“不能如此孟浪!”袁天纲正在激情澎拜时,突然头脑里闪过一丝闪电,他瞬间清醒过来,一把推开李婉顺,责怪着自己:“婉妹,你贵为郡主,金枝玉叶,我们尚未婚配,不能这样!”

李婉顺也从袁天纲的怀里挣脱开来,忙用手整整发髻,满脸通红地回应:“我现已不是什么闻喜郡主,你也不是什么落魄道士,命运弄人,我们现均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袁天纲深情地凝视着李婉顺,柔声说:“婉妹,还记得我们彼此的赌注?”

李婉顺也凝视着他,娇声地说:“记得,我们打赌,我输了,必须答应你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不找李世民复仇,我已经答应你了。第二件事是什么?”

袁天纲听罢,不由地内心感触道:“现在情景,李婉顺是明知故问啊。”

于是,袁天纲回应道:“我的第二件事是:等到时机成熟,我向圣上请求赐婚。”

李婉顺听罢,激动地双手搂着袁天纲的脖颈,兴奋地说:“真的吗?”

“真的,我今天向苍天起誓,今生非李婉顺不娶!”袁天纲举起右手发誓。

李婉顺也忙松开他,举起右手起誓:“我也是,今生非袁天纲不嫁!”

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李婉顺侧头靠在袁天纲的右肩,两人静静地凝望明月。袁天纲不禁想起来李承文,他现在也许已经在高昌国生活了,九十余年后,他的曾孙李白也是在这样的静夜里,写下名传千古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