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犒赏三军,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海口城门口。

几只大红的狮子,欢快地舞动着。

“放炮!”

赵与珞一声令下,鞭炮被点燃。

鞭炮齐鸣,噼里啪啦。

烟花升空,五彩斑斓。

唢呐声,锣鼓声,烟花爆竹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海口一片热闹、喜庆。

“爹爹,娘亲,快看啊,那只烟花飞得好高啊!”小孩子们更是叽叽喳喳,开心地手舞足蹈起来。

赵昺骑上自己的小马驹,摆个姿势,坐得端正尽量显得威风一点。

……

“太后娘们,大喜啊,陛下回来了,已经快到城门口了。”李公公走进慈宁宫,一脸笑容提高了声音说道。

“列祖列宗保佑,我儿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回太后娘娘,陛下回来了,您听这鞭炮声。”

“好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杨太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海口城内,百姓们站在道路两侧,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宋天子。

为了赵昺的安全,整个城内大街小巷,包括临街的窗口,甚至是房顶上都布置了不少守卫。

然而,骑着马完全暴露在众人面前的赵昺,还是让锦衣卫、海口守军、本地衙役们倍感紧张,寸步不离。

虽然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但事关重大谁也不敢冒险。

锦衣卫南镇抚司同知江钲,江老将军更是横刀立马亲自护卫左右,眼睛不时地扫过人群、街道、窗口以及房顶,绝对是片刻不敢大意。

赵昺骑着马,一路向着皇城走去,一路上耍足了威风。

“赵官家,小老头祝贺您凯旋归来。”

“赵官家威武。”

道路两侧,有“认识”赵昺的百姓热情地问候着。

而赵昺也时不时的和那些从碙州撤离的老熟人,打个招呼,顺便再说上两句,让这些跟随赵昺一起南撤的老人们倍感荣耀。

赵昺走得很慢,但海口并不大,到达皇宫门口其实也用不了多久。

金銮殿上,赵昺端坐在龙椅上。

接着便是文武百官们长揖行礼,三呼万岁。

宋朝并不流行跪拜之礼,除了重大的朝会(比如说正旦,也就是正月初一那天的朝会)、盛大的场合(皇帝生日等等),都是无需跪拜的。

在宋朝,大臣擅自殿前下跪那是要被视为君前失仪的,要被罚款的,甚至有可能还要挨揍的。

但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比如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朝会时间不得打哈欠、打喷嚏等等。

还有不准放p……

跪拜之礼起于蒙元,流行于明朝,满清则将其发扬光大。

满清汉人不当人,奴才都算不上。

除了皇帝都是奴才……

大臣们跪上一两个时辰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更长时间。

“启奏陛下,此次大战,我朝共歼敌两万五千余人,俘虏六千人。其中蒙元主帅阿里海牙,降将钱真孙等被活捉。此战,我朝共阵亡五百六十七人,伤一千八百九十二人。战功赏赐及阵亡者、伤残者抚恤,请陛下定夺。”

大宋右丞相、枢密使文天祥奏道。

“战功可以按照斩杀一个色目人8贯钱、鞑子10贯钱,其他按照5贯钱的赏赐标准发放。阵亡的将士每人发放一百贯钱的抚恤金,伤者视情况而定。”

“此事文丞相可以和陆丞相一起会同户部及各军军头先将军功核实清楚之后,再拿出个一个办法交于朕,等到下次朝会之时再做商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