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学子们听到朝廷大员的提醒,一个个都开始疯抢“宝典”。

当然了也有不信邪的主儿。

一位考生看到这一幕,冷哼一声,骂骂咧咧说道:“愚蠢至极,国朝开科三百年,什么时候出过这种考题。”

有人听见之后,当场反驳道:“也不知道是谁愚蠢?国朝形势如此严峻,四书五经能把鞑子读死?”

“这位兄台说的在理,若没有官家的格物科学,哪来的琼州三战三捷,大胜蒙元阿里海牙三万余人。”

“官家的谋划那是一步大棋,身为读书人,竟然还看不透么?”

“是也,是也。没有这赵官家开办的各种工厂,这琼州的纸张能如此洁白又如此便宜?官家所为实在是我等读书人之福音。”

“不错,还有这大宋纺织厂,皇姑姑的布匹真是质量上乘,令我等大开眼界啊。”

“要我说啊,国朝存亡之际,赵官家这是不拘一格选拔务实人才。”

“说的好,诸位谁还记得前一段陆相公亲自书写的《论三战三捷后宋蒙战争之形势》?”

“确有此事,各位谁还有当期的报纸?”

“这倒没有,不过我等可以去借阅啊。这海口的酒楼、茶社、旅店哪家还能没有报纸呢?”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材瘦弱,略显苍老,双鬓斑白,又有些驼背,看起来已经快到了知天命年纪的老者,拿着手中的“考题”,却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此人放声大笑,引起了众多考生的注意,纷纷侧目。

“这是什么情况?”

“莫非是得了失心疯?”

“果然,哀大莫过于心死啊。”

众多考生纷纷小声议论着。

读书不易,科举更是不易。

许多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中的。

甚至是大名鼎鼎的苏洵,一生未能录取。

以至于发出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的感慨。

作为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尚且终生未中,何况他人。

“哈哈哈哈!”老书生再次狂笑不止。

疯了,疯了!

看着正在狂笑,年过半百的老书生,众人的目光中透露着一丝丝同情。

学习之苦,他们最清楚不过了。

“头悬梁,锥刺股,寒来暑往何时了?”

这种苦,同为读书人的他们深有体会。

“哈哈!天助我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我郭守敬此生酷爱杂学,此生唯求务实之策,一生致力于格物致知,本以为此生再也无缘官场,却不想赵官家竟如此得懂我!”

(懂帝驾到?凡人勿入?)

片刻之后,但见此人整理好衣冠,面向皇宫方向双膝跪地大礼参拜。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郭守敬缓缓地站了起来,因为过于激动以至于浑身颤抖。

倘若赵昺在场的话,绝对是立刻马上要把此人拿下的。

此人略显“嚣张”的话,自然而然引起了在路上巡逻的数名锦衣卫缇骑的注意。

“郭守敬?此人怎么如此耳熟?”一名锦衣卫小旗对着跟随在身边的两三名属下念叨着。

“头儿,确实有些耳熟,一时半刻又想不起来。”一名锦衣卫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