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8章 接收义军,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临安投降之后,张世杰带着赵昰、赵昺两兄弟逃亡福建,这个时候的南宋可以说已经是流亡朝廷了。

此时,南宋朝廷所依靠的军事力量仅剩下张世杰率领的兵马。这支军队成为了南宋朝廷最后的希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便是张世杰以一名“归来人”的身份,能成为南宋高官的原因。

并不是说宋末已经消除了对“归来人”的歧视。

张世杰是南宋末年着名的抗元将领,其名气很大,但并非源于显赫的战功。纵观其戎马一生,几乎全是败仗,鲜有胜算。若单以武功论,张世杰在南宋 152 年的历史上,可能根本就排不上号。

然而,尽管战功寥寥,却并不能改变张世杰的初心,更不能改变其名气和历史地位。

在那个王朝末世的年代里,“聪明伶俐”之人早已经换了“主子”。只有宁死不屈、坚持到底的人才选择了继续为南宋王朝效忠。

张世杰的坚守,同时也让其成为南宋末年的中流砥柱。

包括文天祥在大都的时候,曾被忽必烈许诺以宰相之位,仍不能动摇其心志。

然而,哪怕是毫无希望,却依旧坚持斗争到底的精神成就了张世杰宋末三杰的名声。

张世杰如此,陆秀夫、文天祥亦如此。

对于“归来人”老朱做的还是挺不错的。不但接收了大量的前元旧臣,如刘伯温等,亦提拔了很多色目人,如铁铉等。

不管是季汉后期的蜀人治蜀”,还是明朝末年的“辽人守辽土”,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本土和外来户之间的矛盾。

明白了这些就明白了“辽人守辽土”等于:抱团、取暖、肥私、祸国、通敌。

赵昺也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处置好本土和“归来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考验赵昺政治智慧的。

翔龙府,大宋广南东路的治所。

如今的赵昺便临时住在这座被蒙元军队破坏的面目全非的城市里。

住在辉煌壮丽的“皇宫”就别想了。整个翔龙府都快被蒙元快拆干净了,至于说那些拆不掉的也基本上被蒙元军队烧成了灰烬,只留下一片焦土。

可以说现在的翔龙府城内破破烂烂,房屋倒塌,残垣断壁,到处都是一片废墟,废墟之中又弥漫着破败的气息。

此时赵昺居住的环境,还不如在海口的时候,条件之简陋难以形容。

院落内的地面甚至还有些凹凸不平,一些房子的外墙皮明显出现脱落。室内也没有华丽的装饰,更没有精美的家具。即便如此,这也是宫人们趁着赵昺回海口的那段期间,急忙收拾、装饰一番后的模样。

条件虽然简陋,但这并不会影响赵昺中兴大宋的决心,这里,也必将成为赵昺抗元之路上的新的起点。

“官家,大喜事啊!”一大早,李邦宁喜笑着来到赵昺跟前说道。

“哦,喜从何来?”正在后花园锻炼身体的赵昺接过宫女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问道。

“回官家,张三八、陈千二两千人马已经抵达翔龙府,正在城外十里地安营扎寨。还有许夫人也带着一千多人刚刚抵达。”李邦宁笑呵呵地说着。

“这许夫人又是何人?”赵昺一头雾水的问道。

“哎呀,官家,都怪老奴没说清楚。这位许夫人可是大有来头呢。”李邦宁反手就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你这老狗,再吞吞吐吐的,小心给你松松皮肉。”

“官家莫急,这许夫人是陈军长的族姐。”

“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