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8章 赵昺的怒火,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临安出降之后,被贬为瀛国公的德佑皇帝和全太后一起被押往大都,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史书上并没有多少记载。

不管是宋还是蒙元,对此事都讳莫如深,三缄其口。

只知道全太后前往大都不久,便以二十多岁的年龄出家为尼,了此一生罢了。

不过从谢道清身旁的两位年轻的宫女身上还是能看出一二。

“既不辱国,幸免辱身,世食宋禄,羞为北臣;妾辈之死,守于一贞,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宋女凌辱洗铅华,千里跋涉不见家。名见高标应自赏,愿辞红粉到天涯。”

两位秀外慧中的宫女究竟遭受了怎样的绝望和屈辱,才会写下这两首绝命诗?

这些人在大都又经历了什么,让其以死明志,甘愿赴死。

留下来的只有只言片语。

但一百多年前的靖康之耻却被详细的记录下来,相对于徽钦二帝的遭遇,南宋皇室的遭遇只能猜测。

历朝历代,亡国之君,又有几人能够保全,家人又有几人能够幸免。

包括璀璨明珠一般的大唐帝国也是这样。唐王朝灭亡的时候,皇帝被毒死,皇子被勒死,忠于大唐的数十名大臣被推入黄河之中。

谢道清北上之后的遭遇也并没有多少记载,但宋朝的灭亡不应该让一个17岁入宫,19岁封后,54岁尊为太后,64岁贵为太皇太后,66岁国破被俘,七十四岁客死他乡的一个女人承担。

想到靖康之耻的惨状,又联想到两年前发生的事情,再加上东莞县伦氏家族族长伦天虎的推波助澜,颇能控制住情绪的赵昺被直接激怒了。

随着一声巨响,不管是李邦宁还是门外当值的锦衣卫都感到战战兢兢。

李邦宁这个中年太监更是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大气儿不敢出一下。

良久,缓过劲来的赵昺哈哈大笑着,笑得令人毛骨悚然。

赫然道:“起来吧,这些士绅们都来到行在了么?”

不管是临安、福州、海口还是翔龙府都是行在,而不是都城,所以只能说“行在”。

“谢官家,老奴的眼线回报,这些人已经来的七七八八了,估计不日就能基本到齐。”跪在地上的李邦宁赶紧谢恩,顾不上额头上的血迹,在一旁回道。

虽然李邦宁表现得极为顺从,内心却对伦氏一族恨之入骨,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们扒皮抽筋,以解心头之恨。

太监的内心往往都是扭曲的,李邦宁也不例外。此时的李大总管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差事抢到手,到时候好好地报复回去。

“你加派人手,严密监视,确保朕对这些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及每日所行之事、所见之人、所说之话都了如指掌。可否做到?”赵昺的怒火逐渐平息,看似平静地说道。

“请官家放心,老奴身为一个无根之人,官家就是老奴的一切,官家指到哪老奴就咬到哪。哪怕是一块石头,老奴豁出牙不要了,也给他咬出一道口子来。”李邦宁赶紧指天发誓地保证着。

说到太监这个群体,汉、唐比较牛逼,敢给皇帝“敬上”一杯毒酒,宋、明时期只能依附于皇权变得老实多了,到了满清更不敢嘚瑟了。

“甚好!朕会令兴王那边也给盯紧点。”

赵昺可不会只相信一面之词,所以才令锦衣卫也参与此事。

凡事如果只交给一人一方,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被蒙蔽视听。就算是情报机构,那也必须是互不干涉相对独立的,只有这样,才能甄别出真假。

李邦宁手握一批情报人员,兴王赵与珞手握锦衣卫。这两位构成了赵昺的眼线,不同的是李邦宁的人手相对来说太少了,不能和锦衣卫相提并论。

赵昺的话让李邦宁也有些压力,果然,当皇帝的都善于权谋。

自己做事还是要小心翼翼啊,可不敢有心存糊弄的想法,李邦宁在心中暗道。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李邦宁接着说道:“官家圣明,老奴做事只为官家考虑,而且让锦衣卫参与进来也能做个见证。”

“李总管果然忠心可鉴,朕甚欣慰。”赵昺也不点破,一脸笑意地说道。

“黄鹤他们何时能回来?”

“回官家,黄同知他们已经离开高要县,估计不日便可返回行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权谋

白银之风

绝世娇宠小太后

阿姻

异界小军师

一觉三晌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再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