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5章 宴席上的担忧,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宫殿内,灯火通明。赵昺设宴,款待马南宝等人,陆秀夫、文天祥等重臣在座。

宴席上,荤素搭配,酒食丰盛,君臣众人分桌落座,每人一份。

大宋火器再次获得升级换代,陆秀夫等大臣获悉后颇为欣喜。文天祥和张世杰得知此事,更是喜形于色,二人皆欲使本部兵马优先装备最新式火器,以致于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容。

“文丞相、张将军你们二位都不要争了,这第一批可轮不到你们。”赵与珞一脸坏笑地说着。

“殿下这是何意?”喝了不少酒,脸色杠红的张世杰不乐意地嘟囔一句。

“诸位可是忘了官家的琉求战略了?”赵与珞一副看热闹的模样说着。

“官家,您是打算把这第一批的火器调拨给苏家那小子?”文天祥也有些不高兴,连称呼都变了。

“朕已决定,待到第一批一千支火器打造完成,便是苏卿出征之时。”

赵昺目光坚定,不容置疑地说道。

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面面相觑,脸上均是一片肃然,他们知道,官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时再多言语亦是无用。

二人默默对视一眼,随即双双举杯,仰头一饮而尽,只是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口中再也品不出美酒的滋味。

“吃吃吃,别光顾着说话,都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争。”赵昺把鸡腿肉吞咽下肚,拿着鸡腿骨这么随便一比划,慢慢悠悠地说道。

“既然官家都这么说了,臣倒也无话可说。以大局为重,臣还是懂得。”张世杰道。

文天祥放下筷子,毕恭毕敬地说道:“那臣还是等下一批吧。”

“文相公和张将军稍安勿躁。其一,此种新式火器尚未经历实战检验,其战场表现究竟如何,朕亦心中没底。其二,此番出征旨在收复琉求群岛,海域茫茫,即便与蒙元船队相遇,只要将其尽数歼灭,亦可确保火器机密无虞。”赵昺安抚道。

众人觉得赵昺的方法还是可行的,随即点头表示赞同,并进行了一番讨论。

陆秀夫表示:“官家的法子倒不失为好办法。我朝派出第一海军一万五千余人,足可以应对。”

然而,掌管情报部门的赵与珞并不放心,提醒道:“诸位切不可大意,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忽必烈未必就一定没有家底可用。我等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防万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距离太远,传递消息全靠人力,从北方传来的消息至少滞后一个月,甚至有可能两三个月之久。

所以赵与珞也就养成了谨慎再谨慎的习惯。

“兴王这么一说,朕也觉得突然派一支孤军,深入数千里之外,是不是有些不妥?况且还是在大海上。”赵昺也开始担忧地说道。

可惜的是不管是苏景瞻还是谢洪永,这两位都不在翔龙府,也就没办法参与这场讨论。

至于说陈吊眼则远在端州练兵。这并不是说赵昺故意把陈吊眼这个泥腿子调离中枢,相反这是对陈吊眼委以重任,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布局。

这个局就是整个西南。

西南地区多山地,不满28岁的陈吊眼作为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体力肯定要比张世杰、文天祥要好很多。

看着眼前缺少了三位大将的宴会,赵昺回忆着当时和陈吊眼促膝密谈的场景。

当日的赵昺甚至不惜把一代名将孟珙行军打仗的地图亲手交到陈吊眼手中。

由此可见,赵昺对于陈吊眼以及整个西南的期望相当之高。

朕将先收复长江以南,继而收复黄河以南,最后决战大都。这便是赵昺对陈吊眼所说的原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