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9章 琉求之战(一),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帅息怒,前方不远处就是琉求了,到了这里谁还能给大帅脸色看?这财宝、美女还不是单凭大帅处置?”礼部员外郎吴志斗眉飞色舞地说道,一脸奸相。

“嘿,你小子果然是个人才,本帅没有看错人。”杨祥对于礼部员外郎吴志斗的话很是受用。

“大帅,这小小的琉求岛岂能抵挡住大帅的兵锋?等大帅平定了琉求照样立下大功一件。这一次卑职倒是想看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抢走了大帅的功劳。”吴志斗继续仿佛化身正义之神一般,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说着。

“哈哈,你说的这些倒是真的。放心吧,本帅可不是那高兴小儿,到时候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杨祥拍了吴志斗的肩膀,感叹这才是好狗。

好狗知进退啊。

这个时代,打仗无非为了钱财,这也是每次破城之后都要纵兵劫掠的原因。

琉求岛,北部地区。

一处宽阔的盆地内,赫然矗立着一座小城。

城池建造的位置颇为考究,依山傍水。北面是一条数丈宽的河流,正好位于城池和大海之间,成为一条天然的护城河。

河面上的一座石桥是通往北部大海方向唯一的通道。

两侧则是陡峭的山峰,而城南方向则是一处如葫芦口一般的狭长地带。

从军事上讲绝对的易守难攻之所。

远远望去,城头上赫然飘扬着一面大宋的旗帜。

有兵丁正在城墙上警惕的注视着前方的一举一动。城门口众多汉人打扮的百姓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平静、安详。

城中,衙门内。

“赵县令,春耕已经结束,卑职已经查实,我县今年播种的田地比去年又多了一千三百多亩。”一名拿着账簿的中年男子一脸兴奋地说道。

“甚好,甚好。刘主簿这些日子着实辛苦了。快坐下,喝口茶水歇息片刻。”赵县令指了指旁边的桌椅,示意其坐下。

仆人适时地端来一杯茶水放在桌子上。

“如此,卑职多谢县令。”来回奔波早已经累了的刘主簿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水猛地灌了一大口。

“南边情况如何?”赵县令问道。

所谓南边其实就是这些百姓们最重要的耕种区域,这地方又常年遭到本地土着们的攻击。

这些野蛮人武器虽然落后,但奈何人数众多。个头虽然不高,但体格强壮,耐力超群,在山上行走如履平地一般,而且还是赤脚的!

这些蛮夷大军的体力绝非寻常汉人可以相比的。

三、四年来,汉人和蛮夷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高达数十次之多。

蛮族士兵并不善于攻城,更没有任何攻城武器。

事实上就算蛮族老巢也没有什么城池的,都是木头桩子围起来一圈罢了。所以每一次打仗,城中的汉人都能凭借着坚城、壁垒击败蛮夷大军。

但问题又来了,你总不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龟缩在城内、堡垒里面吧?你总要出去耕种、收获,或者做其他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往往就是被蛮族偷袭的时刻,以至于汉人损失惨重。

你杀我一人,我砍死你两人,你抢我粮食,我占你地盘。

常年无休止的战斗已经如同吃饭、穿衣一般稀松常见。

这不,眼前这座城池所在的地方就是汉人们从蛮夷手中硬生生抢夺过来的,然后依山傍水打造出一座新城。

可以说这些从福建路渡海而来的汉人和本地土着有着血海深仇。

作为城主的赵县令自从福安陷落之后,就带领无数的不愿意投降鞑子的福建路百姓东渡过海。

历经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找到一处风水宝地,本以为可以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没成想,数年来的不懈征战依旧无法实现“天下”太平。

赵县令揉揉发胀的脑壳,一股子忧愁再次涌上心头。

敢问路在何方?

“快,蛮夷来了,撞钟示警!”数名快骑匆忙而来,在城门下大喝一声,进了城门之后,一路向衙门方向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历史求生之路

非渔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