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4章 北伐成果初现,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苍莽山,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官家,此次北伐,我朝已经连续收复广南西路、荆湖南路、江南西路和福建路,可以说此次北伐已经收复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失地。”

人逢喜事精神爽,再也没有十余年前的那种颓废的文天祥笑逐颜开。

“臣等恭喜陛下。”听了大宋丞相文天祥的话,中路军主要将领以及江南西路的这些当地士绅们纷纷拱手道贺。

虽然这些当地士绅也曾背叛大宋转而投降了蒙元,但赵昺也不能把这些看着就烦的,毫无骨气可言的土豪老财们全部推出去咔嚓了。

“妈的,果然是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帮子狗日的真难对付。”端坐着的赵昺目光扫过台下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家伙,心中暗骂道。

这些人一旦被逼急了必然会暗中勾结,到那时,好不容易收复的失地若四处起火,局面将难以收拾。

“嘛麦皮的,先让你们嘚瑟几天,等朕腾出手来,再一个一个收拾。”

土地问题是极难处理的。

关于岳飞的遇害原因,千百年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因为高宗皇帝觉得岳飞功高盖主,尾大不掉,担心岳家军进一步私有化,将来必然有所图谋。

也有人认为岳飞阻碍宋金之间的“和谈”,这一种说法在清人写的《续资治通鉴》以及岳飞孙子岳珂的《鄂工行实编年》中都有类似的记载,曰:“必杀飞,始可和”。

还有人认为岳飞干预高宗皇帝立储之事,犯了帝王的忌讳。

或者认为是岳飞一直主张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令高宗皇帝处于尴尬境地。

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国有化问题。

宋史》“高宗六(本纪)·卷二十九”记载:绍兴十年二月十七日,高宗下诏,“新复州军蒐隐逸,诸路经理屯田。”

翻译过来就是凡是朝廷新收复的州县,只要发现有士绅隐藏田产并且不缴纳赋税的,包括金国给的(金国收买了当时很多南宋文臣武将,这些人在北方都有大量的田产。)一律充公,改为军屯或者官田。

这一政策最主要的实施者便是岳帅和韩世忠。

岳帅当年收复湖北六郡之后便开始试点实施,并且效果明显。

岳帅的遇害罪魁祸首是秦桧,助力者为反水的军中大佬张俊。

甚至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张俊的反水,秦桧都动不了岳帅。

(绍兴十一年,完颜宗弼又来了,高宗的兵马被调往前线,张俊突然带兵从前线撤回杭州……什么意思,不难猜测。)

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士绅豪族、军队将领们隐匿田产,逃避赋税,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属于常规操作而已,没什么好奇怪的。

高宗皇帝下诏将新收复州县的隐匿田产充公,可以说这个改革的力度实在是太大了。

绍兴七年初西北军统帅刘光世被罢去兵权,同年八月便发生了淮西兵变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土地改革谈何容易,这是和天下的地主士绅为敌,犹如刀尖上跳舞。牵一发动全身的存在,搞不好北伐的初步成果就要付之东流,甚至皇位不保。

当年赵匡胤为了兵权,以土地和武将作为交换,终成今日之难题。

赵昺看着台下的一群颇不好对付的本地士绅,心中感到十分头疼。

这些硕鼠可都是江南西路的名门望族,拥有着庞大的势力和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权谋

白银之风

绝世娇宠小太后

阿姻

异界小军师

一觉三晌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再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