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垂赏竹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三章 稳居中军帐,各方争斗忙3,汉末雄风,云垂赏竹涛,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临湘县,是长沙郡的郡治所在。

关羽抚着及胸的乌黑须髯,看向自家主公。

“主公,刘府君、黄汉升二人应已随黄祖老匹夫同赴江东,某等应否将此事告知从文及孙伯符?”

刘备眺望湘水对岸,目光幽远又深邃。

其人闻言缓缓摇头:“云长,殊无必要。阿旻必可料到黄祖一举一动,而孙伯符…我恐为时已晚矣!”

张飞心中一动,插口道:“主公之意为…”

刘备收回目光,看向关、张二人,骤然哈哈一笑。

“此乃天赐良机也!我等兄弟三人,先助刘荆州安定长沙郡,再助孙伯符稳定豫章郡,最后与阿旻缔结盟约、共扶汉室、还天下以太平如何?”

抛开冠冕堂皇之言不提,刘备这个投机者准备趁机占据豫章郡是不争的事实。

扬州豫章郡正好毗邻荆州桂阳郡,而且二者均为牢牢扼住交趾的咽喉要冲。

而刘备对交趾,早已有所图谋。

刘备不愧为一代英雄,其人只是略作思忖,便果断做出了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他既不与赵旻硬碰硬,也不违背同为刘氏宗亲的道义,遑论其人所打的旗号堂皇大气、充满仁义色彩。

这就是刘备的风格,也是刘备在此乱世安身立命、建基立业的最大资本。

关羽抚须道:“主公英明,然则某等何不在安定豫章郡后助吴侯平江东之乱?”

由此可见,关羽与刘备的思想高度一致。

于是刘备欣然颔首:“云长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我等当速速赶赴临湘城。

长沙郡甫遭战乱,黎庶已不堪其忧,我等应尽快安定长沙郡,再尽速赶赴豫章郡、使豫章郡黎庶免遭战乱之苦!”

抛开爱哭这一点不提,刘备的历史形象,与其人在演义中的形象基本吻合。

而且,刘备的风格是自幽州牧刘虞处学习而来。

涿郡著名游侠头子、帮派首脑刘帮主在中平四年(西历187年),曾受同为刘氏宗亲的族兄刘虞提携,参与平定张纯张举之乱。

战后,刘帮主因战功被幽州牧刘虞、涿郡太守公孙瓒联合举荐为冀州中山国安喜县尉。

这才是刘帮主由黑转白的起始阶段,也是前文多次提及的英雄的黎明。

其后刘帮主快意恩仇,鞭死督邮后逃到洛阳投奔昔日故友曹操。

按《英雄记》记载,灵帝末年,刘备就在洛阳,还与曹操一道返回沛国。

灵帝末年,(刘)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

摘自王粲《英雄记》。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与曹刘同时代。

其人做为刘表老乡,先仕刘表,后投曹操。可知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这段史料中的“灵帝末年”即中平末年(西历187至189),与刘备“弃官亡命”的时间完全一致。

换言之,刘备第二次返回洛阳时,曾经走过曹操的门路。

言归正传,继续说刘虞和刘备的关系。

至初平年间刘备在公孙瓒麾下时,刘备更是曾有多次与刘虞亲密接触。

后来公孙瓒杀刘虞之后,赵云、刘备甚至先后背弃公孙瓒而去。

刘虞谦恭、谨慎、礼贤下士、善待百姓,被称作“恩厚得众,怀被(音同披,覆盖之意)北州”(见《后汉书之刘虞传》)。

因此,涿郡大帮派帮主出身的刘帮主刘备,深受刘虞影响,存在极多的相似之处。

二人都礼贤下士、谦恭谨慎,擅长笼络人心。

刘虞“绥抚荒余,以蔬俭率下”(见《后汉书之刘虞传》),刘备“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音同鬼,古代一种食皿)而食”(见王沈《魏书》);

刘虞在拒绝拥立时自诩“奔匈奴以自绝”(见韦曜《吴书》),刘备在阻挠孙权伐蜀时也自称“放发归山林”(见《蜀书之先主传》),可谓与刘虞如出一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权谋

白银之风

绝世娇宠小太后

阿姻

异界小军师

一觉三晌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再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