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称宗袱庙意何如(五),隆庆中兴,休息的云,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锦拿到朱载坖的奏疏,看都不看赶紧装好回到西苑,交给嘉靖。

嘉靖听说裕王有奏疏,拿来看过后,又慢慢的放下,仔细思索朱载坖奏疏所言的可行性,第一就算如此一来,宗庙的格局就变成了东汉的制度了,很多之前关于大礼的争论可以平息了,但是这个弯转的有点大,嘉靖担心此举会引发新一轮的朝争,这是嘉靖不愿意看到的。

嘉靖说道:“黄伴,你亲自将裕王奏疏抄录一份,将原本拿来,当朕面毁去后再去叫惟中来。”

黄锦领命当着嘉靖将裕王的奏疏抄录一份后,核对了一下,没有差别后,黄锦端来烛台,嘉靖将裕王的原本烧掉,对黄锦说道:“黄伴去请惟中来吧,此事万不可有他人知道。”

黄锦领旨,去将严嵩请到无逸殿来,严嵩当然知道嘉靖叫他来所为何事,严嵩有些无奈,自己的这位主子,是真的心急,这才几天啊,就催着自己了。

严嵩来到无逸殿,向嘉靖行礼后,嘉靖问道:“惟中,宗庙之事,可有成算?”

严嵩无奈的说道:“陛下,而今更易宗庙之制,非易事也。升袱一庙,则必祧一庙,此事难也!”

嘉靖当然知道祧一位皇帝出太庙何其困难,但是在他心里,这不就是你们做臣子应该做的吗?嘉靖可不认为这是为难严嵩,相反,嘉靖认为这就是臣子们应该做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嘛。

严嵩见嘉靖脸色不豫,也顾不得其他了,将他和严世蕃商量的方案说了出来,也就是按照兄弟异昭穆的办法,将伦理凌驾于昭穆之上。根据他拟定的神牌排序,太祖居中,成宣宪睿居左,仁英孝武居右,古以左为尊,将从未当过皇帝的父亲置于武宗之上,即使辈分上说得过去,但在宗法严谨的那个时代,于理不合,实乃闻所未闻。

同时,按照兄弟异昭穆,四昭四穆,太祖以下和嘉靖血缘关系最远的就算仁宗了,故而严嵩说道:“今仁宗为陛下五世祖,以圣躬论,仁宗于礼当祧。”

嘉靖听了,不仅没有开心,反而眉头皱的越来越紧,嘉靖问道:“若如此做?天下以朕为何等样人主?岂不是以为朕是不按常理出牌,置宗法昭穆而不顾的昏君?你严阁老不是导君之恶的佞臣?”

严嵩心里想着,那不然你以为你是什么样的皇帝?从你搞大礼议的时候起,就应该知道不会有什么好名声留下来。这么多年以来,因为这个所谓的大礼,不要说乌纱,就算人命都丢掉了多少条。

当年左顺门之变,九卿、翰林、督察院御史、诸司郎官、六部、大理寺属共二百二十九人跪伏左顺门,请嘉靖收回成命。嘉靖大怒,遣锦衣卫擒为首者八人,这一做法,使得百官用“哭门”对抗。众人在左顺门大哭,嘉靖帝一见这种情况更恼怒,让宦官尽录诸臣姓名,然后把一百九十人逮捕入狱,其余之人待罪。对参与“伏阕”的官员处罚是四品以上罚俸、四品以下廷杖,当场打死十七人。

故而有后来人评价嘉靖,四十余年间,杖杀朝士,倍蓰前代,嘉靖有据可考的廷杖,除了左顺门之变外一共117次,几乎每年都有两三次的廷杖,打死人更是家常便饭,而且打的人数之多,理由之荒唐,都是令人无语的,曾经一次,有旨考察科道官,黜者三十八人,御史留用者各杖四十。

整个科道,不是被罢黜,就是被廷杖,这种事情也只有嘉靖干得出来。现在你要称宗入庙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你还怕天下人骂你,那你就不该搞什么大礼议啊。

但是严嵩还是立马跪下请罪,说道:“老臣昏聩愚钝,请陛下降罪。”

嘉靖摆摆手说道:“朕不是怪罪惟中,只是觉得宗庙之制,明堂之礼,应与大礼无关。”

严嵩心里都无语了,都这个时候了,还搞什么遮遮掩掩的,你以为天下之人,不知道你嘉靖想要干什么。改宗庙也罢,定明堂礼也罢,最终的目的不还是要称宗袱庙吗?这个问题满朝臣子谁不明白,大家都很清楚,就不要这么遮遮掩掩的。

严嵩也就直接说道:“陛下,如此陛下虽无此意,然外间无知小臣,妄测圣意,加以牵强附会,搅扰非常,诚可虑者。”

严嵩也把话直接挑明了,现在你怎么弄,大家都会觉得你是要搞称宗袱庙,所以掩饰什么的也没什么必要,直接把仁宗祧了,让你爹在太庙坐稳,这事也就算了结了。在严嵩看来,仁宗毕竟是成祖以下和嘉靖血缘关系最远的皇帝,而且在位时间也短,相对没什么存在感,祧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说白了也就是欺负老实人呗。

但是现在嘉靖可不这么认为,虽然仁宗在位时间短,可是仁宗和宣宗开创了仁宣之治,被认为是大明国力最鼎盛的时候,而且仁宗皇帝可是成祖嫡子,他母亲徐皇后是中山王徐达的女儿。

对仁宗、宣宗的评价可是比肩文帝、景帝,且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这样的皇帝,就为了让自己老爹进入太庙,就被你嘉靖给祧了出去,就算嘉靖再不要脸,也知道如果这么做了,后世子孙怎么看自己,斑斑青史怎么写自己,这都是嘉靖要考虑的。

若是之前,嘉靖会毫不犹疑的祧仁宗,什么都没有自己老爹称宗入庙厉害,但是现在看了朱载坖的奏疏,嘉靖肯定有别的想法了,如果能合理的不祧仁宗祧英宗,嘉靖也不是不能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邪王求宠:毒医召唤师

扇骨木

大唐万户侯

高月

萌宝小神龙:妖皇盛宠不良妃

姒糖

大明地师

齐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