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梨园笙歌起画堂(二),隆庆中兴,休息的云,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载坖一脸八卦的对着汪道昆说道:“伯玉兄且将来,孤也想知道这些趣闻轶事。”

毕竟对于这位御姐爱好者的瓜,朱载坖还是比较喜欢吃的。

汪道昆就将此事说与朱载坖听了,原来刘栩受命为宪宗皇帝收集、编写剧本。万安、刘吉于是找到了一个人,名唤赵宾,邀刘栩的儿子刘子祠一道狎妓听曲,席间新作了一折戏,名唤《刘公子赏牡丹记》,就讲的刘公子的风流韵诗。

万安、刘吉得到这折戏本,大喜过望,就加以删改,加了一点点内容,什么内容呢?一点点麀聚之事。高,实在是高!然后万安和刘吉将这折戏交给买通好了的刘府下人手中,当宪宗皇帝派遣太监来刘栩府上取戏本时,就将这出好戏夹杂在其中送上去。

果不其然,宪宗看后大怒,你是宪宗你也得大怒。什么叫麀聚之事呢?《礼记·曲礼上》:\"故父子聚麀。\"比喻父子共妻,有如禽兽。在骆宾王写得讨武曌檄中就有这么一句:陷吾君于聚麀!

这句话对于宪宗来说简直是暴击加真伤。

因为宪宗皇帝最宠爱的万贵妃乃是他幼年时期的保姆,由于宪宗自小不与母亲一同生活,而万贞儿时常在其身边照顾他,如同母亲一般。因此,朱见深便对万贞儿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情。虽然万贵妃比宪宗大十七岁,但是宪宗依然对她宠爱有加,甚至为此废掉了吴皇后。

由于万贵妃是宪宗的保姆,又比他大十七岁,实际上按照当时人的看法,确实已经不是一辈人了。但是想归想,皇帝喜欢什么样的女人,这岂是臣子能置喙的?刘栩在戏本里谈什么麀聚之事,不单是以秽语侮辱圣听,更要命的是,宪宗觉得这是在影射自己宠爱万贵妃。

宪宗当即决定将刘栩罢黜。

宪宗朝的伶工们,真是胆大之极,甚至连科考弊案都敢揭露。

当时南京癸卯科试题颇有漏泄。方鹿鸣宴,有“一老优负净猪一口而至,群优曰:“此猪何为?”老优曰:“要卖。”群优又问曰:“做价几何?”

老优曰:“要银四百一两。”群优扑击之,老优曰:“不须打,且听我分豁。猪的身重半百,时价一两。”

因缩口不言。群优复击曰:“余将何卖?”,老优忍疼低说曰: “那四个蹄儿要卖四百两。”遂哄而去。主司皆愕然。好家伙,谐音梗真是玩的溜啊!

成化时期的阿丑是个着名的伶工,颇受宪宗皇帝的宠爱,而且虽然隶籍教坊,但是却颇有正义感,常常在表演中讽刺一些大臣的丑态,来劝谏宪宗皇帝,颇有奇效。

一次阿丑为宪宗皇帝表演,是一个病人问医生药方,医曰:“有方不费不一钱。”病者问何药,医曰: “此为无名肿毒,但得五更不语唾涂其上,则自消矣。”就是一天都不说话的人,他的唾沫为药。

病者曰:“此甚难得。” 医曰:“汝弗知邪?今五府六部黄门乌台常言路者,都是不语之人,何谓难得哉?”把宪宗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讽刺的尖刻至极。

当时御马监太监梁芳靠巴结万贵妃宠冠一时,经由梁芳推荐,直接由宪宗皇帝任命的官员被称为传奉官,传奉官通过贿赂梁芳和万贵妃获取官职,到任后自然要搜刮财富,一来要回本挣钱,二来就是要继续贿赂梁芳等人以求上进,一时间官场乌烟瘴气。

一次阿丑为宪宗表演一个客人从远方来看他的朋友,主人曰:“客从何来?”客人答曰:“从船上来。”主人问曰:“躺行安稳否?”

客人曰:“止苦木虱,扰人不得安眠耳。”主人曰:“何不将被褥日中曝晒之,可除也。”客人答日:“不然,都钻入船缝中去矣。”其主人沉吟日:“除是斫却梁方,自无船缝矣。”闻者悚然”此则以“船缝”与“传奉”谐音,讽刺梁芳,颇为尖刻。

甚至到了孝宗皇帝时,内廷的伶工也经常讽刺时事,连大才子唐寅也栽在他们手里。当时弘治已未科会试弊案爆发,但是孝宗皇帝还未知道,因为主考官程敏政是前任内阁首辅李贤的女婿,故而一直有人帮着遮掩。

一次孝宗传召杂戏,优人扮出一人,以盘捧熟豚蹄匕,行且号曰:‘“卖蹄呵!”一人就买,问价几何,伶工曰:“一千两一个。”买者曰:“何贵若是?”卖者曰:“此俱熟蹄,非生蹄也。’”哄堂而罢,孝宗皇帝顿悟。将程敏政及涉案的徐经、唐寅下诏狱。

到了武宗时,他对于所谓的宫廷雅乐完全不感兴趣,而是喜好地方的各类杂剧戏曲。连本应由教坊司奏请,下礼部议,或者由皇帝下诏礼部, 由教坊司承办的宫廷大宴所用戏曲,武宗也特谕钟鼓司掌印太监康能,由钟鼓司承办外廷礼乐大事,庆成大宴用杂戏自此开始,而地方乐工大量进京,直接导致了宫廷雅乐的进一步衰落,地方俗乐曰盛于禁廷,又由于武宗的宠爱,俳优之势大张。

而且武宗皇帝颇有魏武遗风,武宗朱厚照在太原,乐工杨腾妻(刘良女)刘氏受武宗宠幸,时称“刘娘娘”。

到了本朝,嘉靖最开始对伶人十分排斥,刚刚即位就命禁教坊戏谑。他和自己的堂兄完全相反,嘉靖喜好宫廷雅乐,很排斥地方的杂剧。

嘉靖曾经自己作端阳宴乐歌三阕:一奏《圣当阳》之曲,调【朝天子】;二奏《景炎明》之曲, 调【殿前欢】;三奏《仰尧天》之曲,调【普天乐】。

但是到嘉靖二十年后,嘉靖也比较喜欢南戏了,尤其喜欢唐传奇,《红拂记》是嘉靖最喜欢的传奇,多次在西苑演出,《红拂记》是据唐人传奇《礼髯客传》改编,演述红拂女与李靖的感情故事。

不过根据汪道昆的判断,嘉靖本人不太喜欢世俗流行的戏曲,偏爱各种传奇或者历史故事改编的戏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邪王求宠:毒医召唤师

扇骨木

大唐万户侯

高月

萌宝小神龙:妖皇盛宠不良妃

姒糖

大明地师

齐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