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京华风波起廷中(八),隆庆中兴,休息的云,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春芳继续为朱载坖分析此事,李春芳说道:“当是时,非无有大臣预见,里克已知之也。”对于李春芳说的这事,朱载坖也点头承认。

当时献公任命申生管下军时,里克向晋献公进谏说:“太子是奉事宗庙祭祀、社稷大祭和早晚照看国君饮食的人,所以叫做冢子。国君外出就守护国家,如果有别人守护就跟随国君。跟随在外叫做抚军,守护在内叫做监国,这是古代的制度。说到带兵一事,对各种策略作出决断,对军队发号施令,这是国君和正卿所应该策划的,不是太子份内的事情。率领大军在于控制命令,太子领兵,如果遇事都要请示就失去威严,擅自发令而不请示就是不孝,所以国君的继承人不能带领军队。国君失去任命职官的准则,太子统率军队也没有威严,何必如此呢?而且下臣听说皋落氏准备出兵迎战,君王还是不要让太子去为好。”

晋献公说:“我有好几个儿子,还不知道立谁为嗣君呢!”

里克不回答便退出去,前往进见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说:“我恐怕要被废掉吗?”

里克回答说:“命令您在曲沃治理百姓,教导您熟悉军事,害怕的是不能完成任务,为什么会废立呢?而且做儿子的应该害怕不孝,不应该害怕不能立为嗣君。修养自己而不要去责备别人,就可以免于祸难。”

其实里克已经把路给申生指出来了,现在申生既然已经被赶出国都,去往封地,已经算是失去上策没有先机了,既然已经到了封地,就低调一点,孝顺自己的父亲,推辞权位,展示孝道,取信于国君,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没想到申生并没有听进去里克的话,率领军队,晋献公让他穿上左右各异的偏衣,佩戴上金玦。里克推说有病,没有跟随太子申生。申生于是前往讨伐东山皋落氏。

李春芳说道:“太子者,国之根本也!国本在外,太阿倒持,六师既返,岂不危矣?献公非庸主也,申生非驽钝也,夫六师在外而国都空虚,岂非艺祖(赵匡胤)之故事乎?”

对于李春芳的这个说法,朱载坖确实是赞同的,申生领兵之后,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想废黜太子,让奚齐当太子。”骊姬哭着说:“太子册立,诸侯都已知道,而且他数次领兵,百姓都拥护他,怎么能因我这贱人的原因而废掉嫡子改立庶子?您一定要那样,我就去自杀。”骊姬是表面佯装称誉太子申生,暗地里却让人诽谤太子申生,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

等到骊姬诬陷申生谋反时,申生听说这消息,逃奔到新城曲沃。晋献公大怒,就杀死太子申生的老师杜原款。有人对太子申生说:“放毒药的是骊姬,太子您如果声辩,国君是必定能弄清楚。”

申生说:“我父君年老,如果没有骊姬,就会睡眠不安,饮食不甘。我如果声辩,骊姬必定有罪。国君年老,骊姬有罪会使国君不高兴,我也会忧郁不乐的。”还有人对太子申生说:“那您可以逃到其他国家去。”申生说:“国君还没有查清我的罪过,带着杀父的恶名逃奔,谁会接纳我?我自杀算了。”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曲沃上吊自杀。

李春芳叹息一声说道:“盖申生之败,咎由自取尔!既已知诬陷,何以自辩?惶惧奔逃,何若奋匹夫之勇?”

朱载坖一愣,没想到李春芳还有这么勇的一面,转念一想,他可是受教于王艮的人。出身泰州学派,本来天生就带有一点狂性,只不过李春芳一向掩饰的很好,不为人所知罢了。

李春芳说道:“子曰: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申生以自尽而归罪于献公,岂是人臣之所为者?”是故申生之亡,非由其在内,实由其己身也。纵其逃奔他国,亦亡国之罪囚,无可脱也!“

李春芳接着说道:”夫储君者,非君非臣,实人子也。人主之所以立储君,考察其孝也,父在观其志尔。若其去国远离,虽专阃都外,总制戎韬,不亦舍本逐末乎?储君之行事,何妨若水乎。水近道也,无为而无不为。顺天应时,屈身守分,顺其道而趋其势,善哉矣!“

李春芳说完,只是看着朱载坖,朱载坖心里明白,这是李春芳的答案,也是他对自己的劝谏。

朱载坖起身向李春芳行礼说道:”谨受教!“李春芳坦然受了朱载坖这一礼。

朱载坖明白,李春芳将自己的出世绝学都教给朱载坖了,李春芳的态度很简单,就是苟,苟在权力中心等待时机。李春芳确实也是这么做的,靠着给嘉靖写青词,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李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被世人称为青词宰相。

但是当真的坐上首辅的位置,李春芳依旧是那个温润如玉,和蔼可亲的李阁老,但是处理政务,往往用春风化雨的手段解决大事。俺达封贡时,他直接去信宣大总督王崇古:逆犯必须致之阙下,正法显戮,彼时方可请旨颁赏,以结其心。至于纳贡请封,果出诚欵,机不可失,惟公留意焉。说明大明的条件,推动俺达封贡。

等到和议既成,李春芳又上疏阐明对和议的态度:一是郑重承诺责任共担,二则语重心长地告诫边将: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外示羁縻,内修战守,而不能苟安目前,遂驰戒备。

等到大事已定,李春芳就上疏致仕,回到故里安享晚年。他的一生,真的是在践行无为而无不为的教条。嘉靖以来的首辅,他是存在感最低的,可是恰恰在他的任上,办成几件大事,奠定了隆万中兴的基础。

李春芳和朱载坖说了一会话,就告辞而去,朱载坖亲自将李春芳送出王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邪王求宠:毒医召唤师

扇骨木

大唐万户侯

高月

萌宝小神龙:妖皇盛宠不良妃

姒糖

大明地师

齐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