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露布飞捷报君知,隆庆中兴,休息的云,366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戚继光的辽镇骑兵彻底凿穿整个倭寇的队伍后,萧显知道事不可为了,在邓文俊还在试图组织反抗的时候,萧显已经带着自己的心腹开溜了,这么多年的海盗生涯,让他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什么弟兄的作用就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戚继光调转马头,看到已经陷入混乱的倭寇,下达命令,全军以百户为单位,再次冲击,明军骑兵调转马头再次加速向着倭寇冲击。

已经知道骑兵冲锋威力的倭寇根本不敢正面对抗明军,倭寇本就不是军队,所依靠的无非就是靠劫掠维持的一股悍勇,一旦发现面前的明军无法战胜后,士气就会迅速崩溃,都想着自己逃命,而不是拼死反击。

明军开始以百户为单位追缴逃窜的倭寇,对于现在明军来说,这些倭寇一个个头上顶着的哪是脑袋啊,那就是一个个的银元宝啊。

在众多海寇四散奔逃,各自逃命的时候,剩余的倭寇却集中起来,准备拼死一战,和明军拼个鱼死网破,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在大明人生地不熟,装扮又极为显眼,倭寇的发型是所谓月代头,像个杀马特一样,将由前额侧开始至头顶部的头发全部剃光,使头皮露出呈半月形。据说是为了在战场上便于戴上头盔,避免闷热。

不光是发型,这时候的倭人各个都是武大郎,在大明太好认了,他们深知自己在大明犯下的罪行,一旦他们像这些海寇一样四散奔逃,一旦落单被大明百姓抓到,当日他们干的那些事情,大明百姓会一点不少的还给他们。故而他们选择死战。

倭国人的脑回路就是比较奇怪,都这个时候了,不想着怎么给自己找一条活路,他们想着的是怎么干掉戚继光,然后名垂青史。果然非人哉!

戚继光也发现了这伙倭寇,这帮人很明显是真倭,既然他们想找死,那戚某人肯定要成全他们。戚继光指挥数个百户的辽镇铁骑,使用强弩在远处攒射,戚继光已经发现了,倭寇的倭刀虽然锋利,但是倭寇的甲胄只是个样子货,看来倭寇的什么锻刀仙人、制甲仙人也是扯淡。

面对明军骑兵的攒射,倭寇毫无招架之力,想要冲出去和明军一决高下,但是迎接他们的都是明军的弩矢,这时候驻扎在上海县的卫所官军也按耐不住了,见戚继光的明军骑兵已经将倭寇击溃,出城来找到落单的倭寇,管他们借五两银子花花。

看着这帮身边的倭寇一个个被明军射倒,倭寇头目不禁大怒,他觉得他可以死,但是不能被这么折辱,有失武士的尊严。戚继光有些好奇,便找来一个通晓倭语的翻译,听听他在鬼叫什么。

翻译听了一会,说道:“戚帅,那倭寇头领在骂您,说您没有武士的气概,不敢和他一对一。”戚继光只是一笑,说了两个字:傻卵!命令明军加快进度,赶紧把这伙倭寇干掉好结束战斗。

见倭寇中使用长枪和太刀的都死的差不多了,戚继光下令明军再次冲锋,准备一举将这伙倭寇歼灭。

在城墙上观战的李国纪等人见明军已经大胜,赶紧吩咐道:“赶紧准备犒军的酒肉,还有城内的医生也要集中起来,给戚总戎麾下的勇士治伤。”

随着明军铁骑滚滚而过,最后一个真倭也倒下去了,明军骑兵赶紧下马斩获首级啊,这可都是银子啊,不少倭寇的狗头已经被明军的战马踏碎,搞得一众明军惨叫连连,像死了爹娘一样。

在城墙上观战的李国纪对一众士绅们说道:“戚总戎麾下的九边精锐果然不凡,大战之后,见同袍战死,嚎啕大哭,真义士也!”他哪里知道明军是因为大部分的首级都被战马踏坏了,损失了不少银子才哀嚎连连的。

戚继光也下马查看这些倭寇,他最在意的就是倭寇的长枪,虽然这伙倭寇中长枪装备的比例不高,但是确是给明军造成最大伤亡的。

戚继光找到一柄倭寇的长枪,确实和大明制式长枪不一样,明军的长枪注重小枪头,枪头一般四两以下,枪头要轻,才能得心应手,灵动多变。因为小枪头在步战中,尤其是无甲、轻甲对战时,由于更加敏捷,相对于大枪头,它更容易占得先机,战胜对手。而且,小枪头由于重量轻,即使枪杆很长,也比同长度的大枪头更容易操控,理论上小枪头可以造得比大枪头更长。

而且边军长枪兵使用超长枪对抗蒙古骑兵。主要是戳马和刺骑兵的弱点,比如面部,喉部。小枪头更容易控制。

但是倭寇的长枪则不一样,首先倭寇的长枪枪杆制造颇为精良,以橡木一类的硬木为芯,外面包裹竹片,枪柄涂漆防水。而且和明军喜欢使用小枪头不同,倭寇的长枪喜欢使用重枪头,宽刃。

还有一点在于倭寇长枪一般使用铤装而非銎装(套筒式)。一般来说,铤装适合劈砍类长杆兵器,方便安装扁杆,容易掌握刃筋;而銎装适合突刺类长柄武器,一般都是正圆形套筒,装圆杆。倭寇的长枪倒像是由长刀演化而来的,所以重视劈砍效果,不是很强调破甲效果。

难怪不得这帮倭寇的枪法与大明的枪法完全不同,大明的枪法源于宋代的杨家枪法,惟杨家之法,手执枪根,出枪甚长,虚虚实实,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杨家枪法的六字精髓,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一直被明军各级军官视为箴言,明军的长枪以刺杀为主。

而倭寇使用长枪,更像在使用一柄极长的长刀,注重劈砍,格挡的特点,而不像中国枪术以轻捷灵巧取胜。这也是今天不少明军士卒命丧于此的原因,明军士卒把倭寇的长枪当成大明的长枪来防御了,反被倭寇所乘。

见明军都已经带着斩获的首级归来,天色已晚,戚继光命令大队明军回到上海县城,打扫战场的事情就交给卫所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邪王求宠:毒医召唤师

扇骨木

大唐万户侯

高月

萌宝小神龙:妖皇盛宠不良妃

姒糖

大明地师

齐橙